2014年增城区城镇从业人员和劳动报酬情况简析
内容摘要:本文对2014年增城区城镇非私营单位[注]从业人员及工资总额、平均工资情况进行分析,针对就业形势和问题提出建议。
2014年,增城区城镇从业人员平均工资稳步增长,就业人数有所下降。
一、城镇非私营单位从业人员情况
2014年末,我区城镇非私营单位从业人员13.35万人,同比减少0.41万人,下降3%。
从国民经济类型划分看,就业增加主要集中在其他经济类型单位,就业人数减少主要表现在国有经济和集体经济类型单位。2014年度,国有经济类型单位从业人员3.72万人,同比减少0.58万人,下降13.61%;集体经济类型单位从业人员0.27万人,同比减少0.02万人,下降8.1%;其他经济类型单位从业人员9.36万人,同比增加0.20万人,增长2.14%。
从国民经济行业划分来看,就业人数增加主要集中在房地产业和教育行业,同比增加了883人和612人,增长23.36%和4.9%。2014年,在增城撤市设区、16号和21号地铁建设的利好带动下,我区新增了18家房地产企业,就业人数增加883人;教育系统在2014年招聘一批教师,加上我区部分民办学院和幼儿园招聘了一批教职工,从而使该行业的就业人数增加612人。就业人数减少主要集中在制造业,2014年,制造业减员0.56万人,下降7.94%,主要原因是今年我区有55家制造业企业停产,共减少0.56万人。
2014年增城区城镇非私营单位从业人员变化情况
分组目录 | 从业人员期未数(人) | ||
2014年 | 2013年 | 增减(%) | |
总计 | 133487 | 137620 | -3.00 |
(一)农,林,牧,渔业 | 122 | 208 | -41.35 |
(三)制造业 | 65220 | 70847 | -7.94 |
(四)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生产和供应业 | 1618 | 1559 | 3.78 |
(五)建筑业 | 10930 | 11331 | -3.54 |
(六)批发和零售业 | 3428 | 3030 | 13.14 |
(七)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 | 1628 | 1885 | -13.63 |
(八)住宿和餐饮业 | 2617 | 2764 | -5.32 |
(九)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 | 485 | 537 | -9.68 |
(十)金融业 | 1611 | 1629 | -1.10 |
(十一)房地产业 | 4663 | 3780 | 23.36 |
(十二)租赁和商务服务业 | 2321 | 2664 | -12.88 |
(十三)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业 | 918 | 860 | 6.74 |
(十四)水利、环境和公共设施管理业 | 1128 | 987 | 14.29 |
(十五)居民服务、修理和其他服务业 | 388 | 359 | 8.08 |
(十六)教育 | 13104 | 12492 | 4.90 |
(十七)卫生和社会工作 | 6376 | 6031 | 5.72 |
(十八)文化、体育和娱乐业 | 638 | 557 | 14.54 |
(十九)公共管理、社会保障和社会组织 | 16292 | 16100 | 1.19 |
二、城镇非私营单位从业人员工资情况
2014年,我区城镇非私营从业人员工资总额为77.01亿元,比上年同期增加4.94亿元,增长6.86%,其中:在岗职工工资总额为73.22亿元,比上年同期增加5.37亿元,增长7.9%,平均工资为5.74万元,比上年同期增加0.52万元,增长9.9%。
1、分经济类型看,国有单位从业人员劳动报酬总额为23.56亿元,比去年同期下降7.87%;集体单位从业人员劳动报酬总额为0.8亿元,比去年同期下降8.23%;其他经济单位从业人员劳动报酬总额为52.65亿元,比去年同期增长15.40%。
2、从国民经济行业来看,行业之间劳动报酬存在较大差距,从业人员报酬增幅快慢不均。从党的十九大行业情况看,职工平均工资较高的是金融业、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的生产和供应业、卫生和社会工作行业,分别为14.25万元、9.75万元和8.68万元;人均劳动报酬较低的行业是住宿和餐饮业3.44万元,次之是文化、体育和娱乐业3.78万元,与高工资行业形成较大落差。
劳动报酬增长的主要原因是最低工资标准的提高。2014年5月1日起,广州市下辖的花都、番禺、南沙、增城、从化五区(县级市)在最低工资标准方面将不再区别对待,统一为1550元/月,我区最低工资标准比2013年足足提升了四成。最低工资的上调使一部分原先收入较低的人员工资得到较快增长。同时,最低工资上调为企业带来指导作用,许多企业主动为员工提高劳动报酬。在2014年,企业普遍反映出现招工难现象,也促使企业上调工资标准以缓解招工难问题。
2014年增城区城镇非私营单位从业人员平均工资变化情况
分组目录 | 从业人员平均工资(万元) | ||
2014年 | 2013年 | 增减(%) | |
总计 | 57463 | 52287 | 9.90 |
(一)农,林,牧,渔业 | 49747 | 49780 | -0.07 |
(三)制造业 | 53065 | 45631 | 16.29 |
(四)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生产和供应业 | 97502 | 82314 | 18.45 |
(五)建筑业 | 49949 | 46382 | 7.69 |
(六)批发和零售业 | 45370 | 40740 | 11.36 |
(七)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 | 53958 | 42022 | 28.40 |
(八)住宿和餐饮业 | 34398 | 32871 | 4.65 |
(九)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 | 80039 | 65552 | 22.10 |
(十)金融业 | 142549 | 133638 | 6.67 |
(十一)房地产业 | 70512 | 75547 | -6.66 |
(十二)租赁和商务服务业 | 43773 | 34566 | 26.64 |
(十三)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业 | 81513 | 56518 | 44.22 |
(十四)水利、环境和公共设施管理业 | 37815 | 34502 | 9.60 |
(十五)居民服务、修理和其他服务业 | 62361 | 59527 | 4.76 |
(十六)教育 | 60709 | 69161 | -12.22 |
(十七)卫生和社会工作 | 86759 | 82406 | 5.28 |
(十八)文化、体育和娱乐业 | 37792 | 29824 | 26.72 |
(十九)公共管理、社会保障和社会组织 | 58261 | 56796 | 2.58 |
三、需要关注的方面
(一)经济发展转型升级,从业人员流动性大。 当前,我区正处于经济发展转型升级时期,经济增长有所放缓,对劳动密集型企业影响较大,如制造业、建筑业用工有所减少,加上这些企业行业门槛较低、劳动力需求量大,劳动强度较高、薪酬偏低,易造成人员的大量流动,影响就业的稳定性。
(二)行业间不平衡的问题突出,收入悬殊明显。分行业看,劳动报酬较高的金融业和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的生产和供应业,平均报酬均在9万元以上,报酬最高的金融业有14.25万元,报酬最低的住宿和餐饮业仅3.44万元,两者之间的差距虽然较2013年的4.48倍有所减少,但高低差距仍较大,为4.14倍。收入差距过大会弱化居民的消费能力,使经济增长缺乏内生拉动力。
四、几点建议
(一)搞好统筹兼顾,完善相关制度,逐步缩小行业收入差距。当前行业收入差距依然较大,特别是垄断行业的工资水平偏高,而传统行业、基础产业工资水平偏低。因此,在收入水平整体不断提高的同时,要搞好统筹兼顾,通过完善最低工资制度、工资指导线和劳动力市场等制度,建立最低工资标准与社会经济发展及物价增长的联动机制,激励和推动企业合理提高职工工资水平和福利待遇,逐步缩小行业收入差距。
(二)加强技能培训,提升劳动力整体素质。2014年劳动工资统计过程中,多数企业反映用工成本提升,平均工资上涨,仍出现招工难现象,同时,随着企业生产结构调整升级,对劳动力的素质要求有所提升,急需高级专业技术人才。因此,相关部门应加强职业教育,提升本地劳动力的职业技能水平,为企业增加用工创造良好环境;督促企业完善在职培训机制,提升企业员工整体素质;鼓励企业引进高新技术及管理人才,加快结构调整步伐,增强全区企业对外竞争实力。
执笔:董志英
审核:谢建文
注:城镇非私营单位是指城镇地区全部非私营法人单位,具体包括国有单位、城镇集体单位、联营经济、股份制经济、外商投资经济、港澳台投资经济等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