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长者助手
  • 无障碍
当前位置:

    2013年增城人口发展状况简析

    2014-07-07 来源: 本网
    【字号: 分享

        内容摘要:本文利用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人口变动抽样调查资料以及公安部门的统计资料对增城常住人口、户籍人口、年龄结构、受教育程度、就业结构、分布等作简要分析。

        一、增城人口发展的主要特征

      (一)人口总量增长有所放缓

        2013年末,增城常住人口为105.18万人,人口密度为每平方公里651人,常住人口总量比上年末增长0.25%,增幅比上年回落0.46个百分点。2013年增城人口增长速度与上年比较虽有减缓之势,但受设区、规划及经济发展等因素影响,预计增城人口总量在未来一段时间内仍将继续保持增长的态势,增长将有所加快。

        2013年底全市户籍总人口85.44人,其中男性43.7人,女性41.75人。户籍常住人口85.14人,未落常住户口3085人。常住户口人数中,农村户籍居民62.27人,城镇户籍居民22.86人。2013年全市净增6733人,增长率7.94,出生13567人(其中常住户口人员本年出生4106人,往年出生未报7487人,未落常住户本年出生1974人),出生率为16‰;全市死亡2727人(其中常住户口人员2705人,未落常住户人员22人),死亡率为3.22‰。2013年迁入我市3739人,其中从港澳台海外迁入9人,省外迁入1607人,省内迁入2098人,漏登补入户25人。迁出5116人,其中迁出港、澳、台、国外197人,迁出省外1533人,迁出省内3146人,多报重报户口注销240人。

        按镇街户籍人口分布情况,主要集中在中南部,其中,荔城、新塘和石滩户籍人口超过10万人(见附表1)。

     

    附表1:2013年增城市户籍人口镇街分布情况

    镇街

    总人口

    农业人口

    非农业人口

    未落常住人口

    合计

    854448

    622728

    228635

    3085

    荔城

    171795

    58311

    113115

    369

    增江

    44955

    24639

    20235

    81

    朱村

    34120

    31504

    2602

    14

    永宁

    54193

    47611

    6252

    330

    新塘

    128154

    78870

    49024

    260

    石滩

    111275

    100799

    10218

    258

    仙村

    46379

    39809

    6394

    176

    中新

    79668

    71039

    8075

    554

    派潭

    79718

    73592

    5854

    272

    小楼

    49015

    45948

    2710

    357

    正果

    55176

    50606

    4156

    414

       

       (二)人口城镇化发展稳步提升

      从增城常住人口的城乡居住分布看。2013年末,城镇人口75.38万人,乡村人口39.8万人,分别占人口总量的71.67%和28.33%。截至2013年底,居住在城镇的人口比上年净增0.97万人,增长1.3%,比同期常住人口增幅高1.05个百分点。

      (三)年龄构成以青壮年为主

            根据2010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资料,全市常住人口中,0-14岁人口为149415人,占14.41%;15-64岁人口为820100人,占79.11%;65岁及以上人口为67216人,占6.48%。同2000年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相比,0-14岁人口的比重下降9.94个百分点,15-64岁人口的比重上升9.52个百分点,65岁及以上人口的比重上升0.42个百分点。

          (四)人口文化素质进一步提高

            根据2010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资料,全市常住人口中,具有大学(指大专以上)程度的人口为96149人,占6岁及以上常住人口的10.48%;具有高中(含中专)程度的人口为13.59万人,占6岁及以上常住人口的14.82%;具有初中程度的人口为48.69万人,占47.63%;具有小学程度的人口为25.61万人(以上各种受教育程度的人包括各类学校的毕业生、肄业生和在校生),占25.51%;文盲人口(15周岁以上不识字的人)文盲率1.23%。

       同2000年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相比,每10万人中具有大学程度的由2086人上升为9274人;具有高中程度的由9334人上升为13104人;具有初中程度的由38390人上升为46965人;具有小学程度的由38320人下降为24702人;文盲人口(15岁及以上不识字的人)为10336人,同2000年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相比,文盲人口减少7922人,文盲率由2.16%下降为1%,下降1.16个百分点。

      二、人口发展存在的若干问题

      “十二五”时期,是增城深化改革开放,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攻坚克难的关键时期,也是向全面实现小康社会目标迈进的关键时刻。这既为处于重大转折期的增城人口发展提供了平稳增长、优化结构、提高素质以及人口城镇化的有利条件,但同时也给人口发展带来了多样性和复杂性。

      (一)劳动力文化素质整体偏低

      随着教育事业的蓬勃发展,增城常住人口受教育程度有了较大的改观。但受产业结构影响,就业人口中智力型劳动者比例不高,就业人口受教育水平整体不高,吸引高端人才进入我市就业的优势不明显。2010年,增城15岁及以上人口受教育程度初中以下的人口62.42万人,占15岁及以上人口的70.65%,全市(6周岁以上的人)人均受教育年限为9.215年,仅相当于国内学制设置的初中文化毕业水平,与发达国家或地区的就业人口受教育水平尚存一定距离。就业人口的文化素质整体偏低,将难适应加快产业转型升级和参与国内外市场激烈竞争的发展需要。

        (二)就业人数有所下降

        2013年末,全社会从业人员64.71万人,比2012年减少3.41万人,占常住人口的61.52%,比2012年下降3.4个百分点。其中,第一产业从业人员6.54万人,比2012年减少1.72万人。主要是受规范整治散小乱养猪场和教育城、挂绿湖拆迁安置,养猪户迁出及安置区农业从业人员转为其他行业。经济转型升级及“三旧”改造过程中,部分工业企业搬迁关闭,制造业从业人员30.76万人,比2012年减少1.9万人,下降5.82%(见附表2)。

    附表2:2013年全社会从业人员行业分布情况

    项   目

    2013年从业人数(人)

    2012年从业人数(人)

    增长(%)

    合      计

    647074

    681183

    -5.01

       1.农、林、牧、渔业

    65420

    82572

    -20.77

       2.采矿业

    168

    301

    -44.19

       3.制造业

    307620

    326630

    -5.82

       4.电力、燃气及水的生产和供应业

    1670

    2798

    -40.31

       5.建筑业

    23437

    17801

    31.66

       6.批发和零售业

    94438

    95203

    9.70

       7.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

    7352

    3070

    139.48

       8.住宿和餐饮业

    39773

    49830

    -20.18

       9.信息传输、软件和技术服务业

    2408

    1653

    45.67

      10.金融业

    1639

    1605

    2.12

      11.房地产业

    18404

    17420

    22.87

      12.租赁和商务服务业

    9616

    10374

    -7.31

      13.科学研究、技术服务和地质勘查业

    2701

    3025

    -10.71

      14.水利、环境和公共设施管理业

    1206

    982

    22.81

      15.居民服务和其他服务业

    28163

    28994

    7.48

      16.教育

    18440

    16963

    8.71

      17.卫生、社会保障和社会福利业

    6453

    6185

    4.33

      18.文化、体育和娱乐业

    2028

    2076

    -2.31

      19.公共管理和社会组织

    16138

    13701

    17.79

     

      三、加强统筹,逐步解决人口发展中的主要问题

       以发展教育和服务业为抓手,解决新增劳动力就业问题。在解决新增劳动力就业问题上,继续巩固提高普及高中阶段教育程度,切实推行劳动力就业准入政策,使劳动力供给在更高、更全面的技能方面与劳动力市场需求相吻合。一方面采取以就学替代就业的办法,推迟年轻人的就业时间,减轻即期新生代劳动力的就业压力;另一方面继续大力发展职业或相关的教育培训,进一步开发劳动者的知识和技能潜力,消除就业心理障碍,使受过各种劳动技能培训的年轻劳动者成为劳动力资源的生力军。

       加快产业结构的调整升级换代,进一步提高服务业就业人口比重。随着工业化、城镇化发展,第一产业劳动力出现绝对数明显下降趋势,第二产业随着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产业转型升级,原有吸纳新增劳动力的优势正在逐渐减弱,而服务业已逐步取代第二产业成为消化吸收新增劳动力的主要渠道。因此,继续采取有效措施、因地制宜地大力发展服务业,尤其是发展社会需求量大、市场前景好的产业和现代服务业,例如旅游业、社区服务业、教育和医疗产业等是解决新增劳动力就业的重要途径。


                                      执笔:刘杰菲
                                      审核:谢建文

    相关附件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