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长者助手
  • 无障碍
当前位置:

    经济增长稳中有升 运行质量稳步提高 ——增城区2015年经济运行情况分析

    2016-02-01 来源: 本网
    【字号: 分享

    2015年,是“十二五”规划的收官之年,我区紧抓“撤市设区”机遇,主动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积极推动重大项目建设,经济增长稳步回升,产业结构继续优化,运行质量稳步提高。

    一、经济发展保持稳定增长

    初步核算,2015年增城实现地区生产总值(不含广本)945.6亿元,增长7.5%,增速比2014年加快3.3个百分点。其中,第一产业完成增加值47.24亿元,增长1.4%;第二产业完成增加值491.37亿元,增长7.1%;第三产业完成增加值406.98亿元,增长8.7%。含广本地区生产总值1073.88亿元,增长7%,增速比2014年加快2.4个百分点。

    (一)三次产业协调发展。

    1、农业经济增长平稳。2015年,我区农业增加值(不含农林渔牧服务业)47.24亿元,增长1.4%(下同),增速比2014年提高4个百分点;实现农林牧渔业总产值91.63亿元,增长2.23%,增速比2014年加快7.05个百分点。林业、畜牧业、渔业和服务业平稳增长,分别增长9.73%9.9%4.52%2.98%2015年全区主要农作物中,粮食产量15.69万吨,下降0.2%,蔬菜产量122.79万吨,增长0.9%;水果产量15.75万吨,增长5.7%,其中,番石榴产量1.05万吨,增长66.7%;香(大)蕉4.22万吨,增长11.5%。肉类总产量2.62万吨,增长5.9%,其中家禽产量保持较快增长,家禽出栏2748.04万只,增长13.2%;羊出栏7409只,增长1.32倍。水产品产量稳定增长,共出产5.4万吨,增长4.3%。

    2、工业生产稳中有增。2015年,全区完成工业总产值2055.69亿元,增长5.38%,其中,含广本规模以上工业产值1831.14亿元,增长4.92%,增速比2014年加快4.41个百分点;不含广本规模以上工业产值1425.16亿元,增长6.04%,增速比2014年加快5.91个百分点。

    支柱产业增长稳中有进。2015年,我区三大支柱产业实现产值1061.6亿元,增长6.87%,增速比2014年加快11.59个百分点。其中,在北汽(广州)汽车有限公司、广州提爱思汽车内饰系统有限公司等企业积极带动下,我区汽车及零配件生产稳步回升,实现产值616.24亿元,增长9.27%,增速高于2015年最低点(1-5月下降3.54%12.81个百分点。纺织和服装制造业实现产值329.63亿元,增长7.05%。受复杂的国际形势影响,我区一些以出口贸易为主的龙头企业发展受阻,摩托车及零配件制造业增长回落,全年实现产值115.73亿元,同比下降4.67%,低于201413.81个百分点。

    高端制造业、先进产业发展较快。2015年,规模以上装备制造业(不含交通运输)实现产值112.76亿元,增长7.26%,增速比2014年大幅提高15.86个百分点。其中仪器仪表制造业、通用设备制造业、专用设备制造业、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呈现较快增长,分别增长30.38%12.99%、9.57%和7.34,分别高于规模以上工业平均水平的24.34个、6.95个、3.53个和1.3个百分点,比2014年加快47.82个、2.27个、12.33个和2.17个百分点。

    大部分行业缓慢回升。从行业看,在全区工业33个大类行业中,有27个行业产值实现增长,占规模以上工业产值的79.78%6个行业产值下降,占规模以上工业产值的20.22%。其中增长较快的行业有:仪器仪表制造业增长30.38%;木材加工和木、竹、藤、棕、草制品业增长29.44%;印刷和记录媒介复制业增长22.04%;医药制造业增长21.89%;金属制品、机械和设备修理业增长19.28%;农副食品加工业增长17.91%;燃气生产和供应业增长17.44%;文教、工美、体育和娱乐用品制造业增长15.09%

    新增企业和增资扩产项目拉动作用显现。去年底以来培育新增了122户规上工业企业,全年完成产值110.42亿元,增长128.79%,拉动规上工业增长3.48个百分点,拉动力比一季度提高1.68个百分点。其中,北汽(广州)汽车有限公司产值增长7.84倍,拉动规上工业增长1.31个百分点。

    3、第三产业加快发展。全年第三产业拉动GDP增长3.3个百分点,占GDP比重为43.04%,比2014年提高1.79个百分点,显示服务业在经济增长中的重要性持续上升。2015年,我区实现规模以上营利性服务业的营业收入26.37亿元,增长17.97%,增速比2014年加快15.32个百分点。

    金融方面,年末金融机构人民币各项存款余额1081.9亿元,比年初增加95.24亿元,增长9%;其中,个人储蓄存款余额604.99亿元,比年初增加10.67亿元,增长0.6%。年末人民币贷款余额832.55亿元,比年初增加84.73亿元,增长11.3%

    交通运输方面,2015年,全区货运量3526万吨,增长9.09%;货运周转量16.83亿吨公里,同比下降11.53%;客运量4763万人次,增长3.23%;客运周转量16.35亿人公里,增长7.38%;港口吞吐量510.39万吨,增长1.53%

    旅游业方面,稳步发展生态旅游业,推动创建国家5A级旅游区。全年累计接待旅客2188.61万人次,增长9.53%,增速比2014年加快2.65个百分点;其中接待过夜旅客406.71万人次,增长5.02%,增速比2014年提高2.68个百分点。旅游总收入75.56亿元,增长19.92%,增速高于20140.29个百分点。

    (二)国内需求稳步较快增长。

    1、固定资产投资加快增长。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完成395.58亿元,增长18.5%,增速比2014年加快4.98个百分点,高于广州市平均水平7.9个百分点。其中房地产开发投资完成198.05亿元,同比下降2.5%,低于201438.6个百分点;剔除房地产项目投资完成197.53亿元,增长51.14%,增速比2014年大幅提高60.9个百分点。

    投资三大领域呈“两增一降”态势。2015年新城大道改造、增城低碳总部园一期基础配套设施工程及原尚增城物流基地等一批项目相继动工,基础设施投资保持快速增长。全区基础设施投资46.52亿元,增长1.2倍,增速比2014年大幅提高174个百分点,拉动全社会投资增长7.6个百分点。

    工业投资保持快速增长。在广州风火轮机械制造、广州中电荔新、索菲亚家居等项目投资积极带动下,全年工业完成投资额97.84亿元,增长49.82%,增速比2014年大幅提高50.47个百分点,拉动全社会投资增长9.75个百分点。

    房地产开发投资略有下降。2015年,我区房地产开发投资受2014年增幅较大及2015年办公、商业及营业用房开发投资大幅下降影响,全区房地产开发投资下降2.5%,低于201438.6个百分点。其中住宅完成投资164.79亿元,增长23.3%,拉动全区房地产投资增长15.33个百分点;办公楼开发完成投资3.59亿元,下降57.54%;商业营业用房开发完成投资12.50亿元,下降70.25%;其他(如车库等)开发投资完成17.18亿元,下降9.56%

    2、商品房销售市场逐步回暖。在云山诗意、城市花园等多个楼盘销售的积极带动下,我区商品房销售面积降幅持续收窄。一是商品房销售面积降幅收窄。2015年,全区商品房销售面积217.89万平方米,同比下降0.31%,降幅比2014收窄26.5个百分点;其中商品住宅销售面积198.94万平方米,增长9.02%,增速比2014大幅提高39.65个百分点。二是商品房待售面积持续减少。2015年,商品房待售面积78.04万平方米,同比下降17.89%,低于201427.22个百分点。其中商品住宅待售面积为38.84万平方米,同比下降3.03%;办公楼待售面积为0.41万平方米,同比下降53.19%;商业营业用房待售面积为14.07万平方米,同比下降32.53%;其他房屋(停车场、公共配套设施等)待售面积为24.72万平方米,同比下降25.67%

    3、消费市场平稳增长。2015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300.78亿元,增长11.3%,增速比2014年加快0.8个百分点,高于广州市平均水平0.3个百分点。其中,批发和零售业233.55亿元,增长12%,增速比2014年加快1.6个百分点;住宿和餐饮业67.23亿元,增长8.9%,增速比2014年回落1.9个百分点。对零售业增长拉动较大的有汽车类、石油及制品类和家用电器和影像器材类。占零售额比重最大的汽车类零售额61.97亿元,增长16.7%;石油及制品类零售额增长19.4%;家用电器和影像器材类增长22.2%

    全区商品销售总额631.98亿元,增长3.4%,增速比2014年回落7.2个百分点。其中,批发业销售额392.25亿元,同比下降1.9%,低于201412.2个百分点;零售业销售额239.73亿元,增长13.3%,增速比2014年加快2.2个百分点。

    二、经济结构继续优化

    (一)从产业结构看,三大产业结构继续优化。第一、二、三产业所占比例从2014年的5.41:53.34:41.252015年的5:51.96:43.04,第三产业所占比重高于20141.79个百分点,对GDP增长贡献率高达44.28%,第一、二产业占GDP比重则分别下降0.42个和1.37个百分点。

     

    (二)从投资结构看,各领域投资比重得到优化调整。2015年,第一、二产业分别完成投资7.63亿元、97.84亿元,分别占全区投资总额的1.93%24.73%,比2014年提高0.92个和5.17个百分点;第三产业投资290.1亿元,占全区总投资额的73.34%,比2014年下降6.09个百分点,其中房地产开发投资占比(50.07%)下降10.78个百分点。三大投资领域中,基础设施投资(11.76%)和工业投资(24.73%)所占比重得到提高,分别比2014年提高5.43个和5.17个百分点。

    (三)从经济主体看,民营经济活跃度提升。一是民营工业企业保持较快增长,成为拉动工业生产增长的主力军。全年规模以上民营企业完成工业产值837.88亿元,增长12.75%,高于广州市平均水平4.6个百分点,拉动全区规模以上工业产值增长4.33个百分点,拉动力比2014年提高8.42个百分点,有效拉动工业生产增长;实现产值占规模以上工业产值的45.76%,比2014年提高3.18个百分点。二是民间投资带动作用不断增强。2015年全区实现民间投资248.32亿元,增长40.66%,拉动全社会投资增长21.5个百分点,拉动力比2014年大幅提高12.51个百分点。

    三、经济运行质量有所提升

    (一)企业积极创新转型,经济效益提升。一是工业企业经营效益稳定,工业企业亏损面有所收窄。2015年,规模以上工业亏损企业92家,占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的9.55%,亏损面比年初收窄3.95个百分点,比2014年收窄0.55个百分点。部分工业企业逐步扭亏为盈,生产经营状况有所改善。规上工业企业资产贡献率为17.92%,比2014年提高0.15个百分点;企业成本费用利润率为3.47%,比上年同期提高0.49个百分点。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经济效益综合指数235.2点,比2014年提高12.52个点,经济效益得到有效提高。

    (二)财政收支实现较快增长。地方公共财政预算收入72.11亿元,增长10.02%,增速比2014年加快5.97个百分点。公共财政预算收入中,税收收入54.16亿元,增长4.39%,增速比2014年加快4.4个百分点,占公共预算收入的75.1%。营业税、企业所得税和个人所得税同比分别增长6.44%7.12%14.22%,增值税同比下降4.67%。地方公共财政预算支出103.54亿元,增长19.77%,其中,在教育、社会保障和就业等实现较快增长的支出项目拉动下,我区民生支出增长22.7%

    (三)城镇登记失业率进一步降低。受经济规模扩大和服务业占比上升等因素影响,城镇新增就业人数保持稳定。全年城镇新增就业人数2.18万,城镇失业登记率0.31%,比2014年同期下降0.2个百分点。

    (四)市场主体活跃度较高。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及商事登记制度的积极带动下,我区全年新发展内资企业实现稳步增长。2015年,全区新发展企业11994户,其中内资企业4347户(含市局登记的区内企业,不含省局登记的区内企业,下同),增长10.58%;新发展企业注册资本126.68亿元,增长11.52%;其中内资企业115.84亿元,增长14.6%

    四、需要关注的问题

    在面临全球经济未能完全走出困境,国外需求疲软,国内有效需求较低的大环境下,2016年我区经济仍然面临较大的挑战。

    1.传统工业产能过剩,制造业结构亟需改善一是部分产能过剩行业十分困难。受内需疲弱及去产能影响,大宗商品交易下滑,资源类、重化工业普遍陷入困境,增速大幅下滑,煤炭、钢铁、水泥等产品产量明显下降,仍处在调整探底发展阶段,要彻底走出困境尚需时日。受此影响,我区广州江铜铜材有限公司和荣阳铝业(中国)有限公司在2015年产值分别同比下降23.89%34.59%,影响规模以上工业产值下降1.85个和0.35个百分点。在全国产能依然过剩的大背景下,预计2016年我区的产能过剩行业仍然以去产能为主。二是三大支柱产业对产业结构的决定性影响。2015年,我区实现规模以上工业产值(含广本)1831.14亿元,增长4.92%;其中三大支柱产业实现产值1061.6亿元(占规上工业产值的57.97%),增长6.87%。三大支柱产业中,广本同比下降1.6%,产值分别占三大支柱产业和规模以上工业产值的38.24%22.17%,影响规模以上工业产值下降0.37个百分点。剔除广本产值下降的影响,我区规模以上工业产值增长6.04%,高于含广本的产值1.12个百分点。在市场大环境没有根本性改观的情况下,预计2016年三大支柱产业仍然难以拉动工业增长,工业新增产能较少,在转型升级过程中,工业生产形势仍较严峻。三是新增支撑性项目不多。目前工业规模接近2100亿,每1个百分点的增量需新增21亿元产值,但目前产值超亿元的新增企业少,工业增长对存量企业释放产能过分依赖,从摸查看,除三大支柱产业运行压力大外,80多家原规上企业因征地拆迁、企业转型、市场影响等因素退出规上企业,工业运行压力大。

    2.投资结构仍待进一步优化。2015年,我区房地产开发投资198.05亿元,占全区总投资的50.06%,高于广州市平均水平的10.52个百分点,但是增速同比下降2.5%,在国家房地产去库存大环境影响下,房地产投资实现较快增长压力较大。相比之下,工业受到市场因素及要素制约等综合影响,工业项目增资扩产步伐减缓,工业技改投资有望提高,而基础设施投资虽然受到政府融资压力扩张步伐减缓,但经过集中投资方向的准备,投资效率有所提高,鉴于工业投资和基础设施建设投资占全市比重偏低,分别为24.73%11.76%,预计短期内难以替代房地产开发形成有效的支撑。投资结构性矛盾在当前投资动力接续转换阶段,将会形成对投资保持平稳扩大的压力。

    3.内外需求仍然不足一是2015年以来,我区对外贸易经济随着人民币升值、俄罗斯卢布贬值、非洲限制进口政策等复杂的国际形势影响,出口贸易增长一度放缓,我区以对外出口为主的纺织服装业和摩托车及零配件制造业企业生产受到极大的影响。2015年,我区摩托车及零配件制造业同比下降4.67%,低于201413.81个百分点。虽然自2016年开年以来人民币贬值对我区的出口贸易有一定的促进作用,但是其作用仍然无法抵消国际市场需求萎缩的不利影响,预计2016年我区出口贸易形势仍然不容乐观。二是区域内民众消费需求不足,商品销售增长一直低位徘徊。2015年我区商品销售总额增长3.4%,低于20147.2个百分点。

    尽管当前经济运行面临不少问题,但全区经济发展中的积极因素不断增加:一是随着工业化和城镇化进程加快,居民收入和社会保障的进一步提升,居民自主消费进一步增长,消费结构进一步升级,消费需求对经济增长的贡献份额将进一步加大;二是产业转型升级加快,高端装备制造及生产性服务业加快发展,工业技改加快且集中在工艺装备改进、信息化应用与融合、质量品牌提升、节能减排等重点领域,工业企业不断做优做强;三是培育新动能基础扎实,通过多年努力,国家级开发区、广州东部交通枢纽中心、城市中轴线、现代科技产业园区(朱村)、低碳总部园等重大发展平台具备了加快推进、形成新动能的基础,北部生态旅游业发展正加快形成品牌效应,新引进及储备在谈的100多个项目将进一步夯实持续发展基础,为经济增长拓展新的空间。

    五、建议

    (一)加快制造业创新发展。深入落实《中国制造2025》,发挥“双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优化存量和催生增量的积极效用,以先进制造业作为制造业创新发展的着力点,加强对制造业技术改造的扶持力度和高技术人才的引进、培育,促企业增资扩产,释放先进产能,淘汰落后产能,稳定企业生产,在进一步加快工业提质增效升级步伐的同时,培育更多高成长性、高技术、高回报率的亿元产业。突出研发设计、品牌战略,推进新塘牛仔纺织服装业等传统制造业增强新产品开发能力和品牌创建能力,全面提升制造业的水平和竞争力。

    全力稳定汽车、摩托车产业生产,密切关注广州本田增城工厂及第三工厂、北汽、提爱思、五羊摩托等大型汽车、摩托车及零部件企业的生产情况,鼓励企业充分发挥创新主体地位,加快推进企业技术、工艺、装备和生产组织模式创新,激发我区支柱产业发展新动能。

    (二)加快服务型制造业和生产型服务业的产业融合。适应制造业与服务业融合发展趋势,鼓励制造业企业增加服务环节投入,发展个性化定制服务、全生命周期管理等在线支持服务。支持有条件的企业由提供设备向提供系统集成总包服务转变,由提供产品向提供整体解决方案转变。依托工信部电子五所总部新区、阿里巴巴华南物流中心等项目,大力发展面向制造业的信息技术服务,进一步加大信息化基础设施投资,鼓励互联网企业发展移动电子商务、线上到线下(OTO)等创新模式,加快发展研发设计、科技咨询、专业技术鉴定、第三方物流等第三方服务,在增强对制造业转型升级支撑能力的同时,推动生产性服务业向专业化和价值链高端延伸,促进我区现代服务业发展提质增效。

    (三)推进重点项目建设,扩大有效需求。一是狠抓招商引资工作,积极引进投资体量大、带动作用强、社会效益高的重点项目提高储备、签约项目的落地和开工率,确保项目早落地、早动工、早收益。二是推动重大基础设施建设,强化基础设施支撑。在基础设施领域加大公共投资力度,狠抓开竣工、调度督查、协同合作,保障地铁13号、21号线,穗莞深城际等轨道交通建设的顺利推进,以道路交通辐射扩大经济网络覆盖面,深挖市场有效需求,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和支撑点。三是注重技术改造工业项目的引入和投入。不断优化投资的主体结构,扩大社会投资在投资中的比重,促进三次产业协调发展,重点引进资金技术密集、附加值高的高新技术项目、服务业项目和龙头项目,鼓励企业增资扩容,提升自身产业层次,完善产业链条,形成自主发展能力,推动企业集群和总部经济,提高产业经济带动和辐射能力。

    (四)畅通融资渠道,推动企业转型升级。大力推动我区金融业的发展,完善广州中小微金融服务区建设,积极引进金融法人单位,引导金融机构在我区搭建高效便捷的金融市场对接平台,畅通中小微企业融资渠道,缓解企业资金压力,实现服务业与农业、工业等在更高水平上的有机融合,推动经济提质增效升级。二是发展供应链金融服务,搭建创业孵化平台,助推具发展潜力的中小企业快速成长,推动形成一批竞争优势明显的产业区群体,拓展我区经济发展新空间。

     

                  执笔:刘杰菲

                                                 审核:谢建文
    相关附件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