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长者助手
  • 无障碍
当前位置:

    2015年增城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2016-05-25 来源: 本网
    【字号: 分享

     增城区发展改革和金融工作局 国家统计局增城调查队

      2015年,我区紧抓“撤市设区”机遇,主动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积极推动重大项目建设,全区经济发展稳中有进、稳中向好、稳中提质,较好完成全年经济社会发展目标任务,顺利实现“十二五”圆满收官。

      一、综合

      年末户籍人口87.25万人。全年出生人口1.15万人,出生率13.17‰;死亡人口0.44万人,死亡率5.06‰;自然增长人口0.71万人,自然增长率8.11‰。 

      表1 2015年末户籍人口数及其构成

    指标名称

    年末户籍人口数

    (万人)

    比重(%

    户籍人口

    87.25

    100

     其中:农村

    64.15

    73.52

           城镇

    23.11

    26.48

      其中:男性

    44.74

    51.27

           女性

    42.52

    48.73

    “十二五”期间,增城年末户籍人口增量持续上升,累计增加2.67万人。户籍人口构成中,农业人口所占比重除2012年稍许下降,其余年份均呈上升趋势。 

     

      初步核算,2015年全区实现地区生产总值(不含广本)945.6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下同)增长7.5%。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47.24亿元,增长1.4%,对GDP增长的贡献率为0.8%;第二产业增加值491.37亿元,增长7.1%,对GDP增长的贡献率为54.9%;第三产业增加值406.98亿元,增长8.7%,对GDP增长的贡献率为44.3%。三次产业结构为5:52:43,其中,第三产业所占比重高于2014年1.8个百分点,第一、二产业分别下降0.4个和1.4个百分点。在第三产业中,批发和零售业增长2.1%,住宿和餐饮业增长1.5%,房地产业增长4.6%,其他服务业增加值119.98亿元,增长22.5%。 2015年,按常住人口计算,增城区人均GDP达到84406元,按平均汇率折算为13552美元。

      全年地方公共财政预算收入72.11亿元,增长10.02%;其中,税收收入54.16亿元,增长4.39%,占公共财政预算收入的75.1%。营业税、企业所得税、个人所得税分别增长6.44%、7.12%和14.22%,增值税下降4.67%。地方公共财政预算支出103.54亿元,增长19.77%。其中,全区民生及各项公共事业支出97.23亿元,占公共财政预算支出的94%,比2014年提高6.32个百分点。

      全年城镇再就业2674人,登记失业人员再就业率达73.4%,比上年增长3.1个百分点。年末城镇登记失业人员2110人,城镇登记失业率0.31%,比上年末减少0.2个百分点。全区举办各类职业技能培训班89个,组织职业技能培训3860人,转移农村就业人数10598人,转移就业率达91.4%。

      二、农业

      全年农业实现增加值54.68亿元,同比增长0.57%。实现农林牧渔业总产值91.69亿元,同比增长1.26%,其中种植业产值55.02亿元,下降1.25%;林业产值2.08亿元,增长10.27%;畜牧业产值10.20亿元,增长5.24%;渔业产值6.51亿元,增长5.04%;农林牧渔服务业产值17.88亿元,增长4.72%。

      全年农作物播种面积121.81万亩,增长0.7%,其中,粮食作物播种面积49.4万亩,下降0.1%;花生种植面积2.97万亩,下降0.7%;花卉种植面积1.88万亩,增加4.8%;草坪草皮种植63.86万平方米,下降4.2%;蔬菜种植面积64.7万亩,增长1.5%。园林水果种植32.51万亩,增长2.5%,其中荔枝种植17.31万亩,下降0.1%。

    2  2015年增城区主要农产品产量及其增长速度情况

    产品名称

    计量单位

    产量

    同比增长(%

    粮食作物

    万吨

    15.60

    -0.8

        稻谷

    万吨

    13.09

    -2.0

        玉米

    万吨

    1.16

    7.1

        薯类

    万吨

    1.26

    4.6

    经济作物

     

     

        甘蔗

    万吨

    3.65

    -12.0

        花生

    万吨

    0.52

    -1.3

    蔬菜

    万吨

    122.79

    0.9

    园林水果

    万吨

    15.75

    5.7

        

    万吨

    2.90

    23.1

        香(大)蕉

    万吨

    4.22

    11.5

        荔枝

    万吨

    1.55

    -29.6

        龙眼

    万吨

    1.08

    -7.2

    水产品

    万吨

    5.40

    4.3

        海水产品

    万吨

    0.05

    0.2

        淡水产品

    万吨

    5.35

    4.3

           淡水鱼

    万吨

    5.08

    4.4

    畜牧业

     

     

        

    万头

    0.72

    -3.0

        

    万只

    0.41

    28.1

        

    万头

    3.92

    7.8

        

    万只

    954.47

    3.1

        

    万只

    136.49

    -6.4

        

    万只

    95.36

    5.6

        

    万只

    1372.35

    8.5

      三、工业和建筑业

      全区完成工业增加值590.04亿元(含广本),增长6.7%。工业增加值增长对GDP的贡献率达34.13%,拉动GDP增长2.38个百分点。完成工业总产值2055.69亿元,增长5.38%;其中,规模以上工业完成总产值1831.14亿元,增长4.92%。其中,国有企业下降21.79%,民营企业增长12.75%,外商及港澳台投资企业增长2.42%,股份制企业增长13.66%,集体企业增长4.85%,其他企业增长3.79%。分轻重工业看,轻工业增长6.64%,重工业增长3.71%。分企业规模看,大中型企业增长5.63%,小型企业增长5.14%。

      全年三大支柱产业完成工业总产值1061.6亿元,增长6.87%,占全区工业总产值的比重为51.6%。其中,汽车及零配件完成工业总产值616.2亿元,增长9.27%;摩托车及零配件完成工业总产值115.7亿元,下降4.67%;纺织和服装完成工业总产值329.6亿元,增长7.05%。

      高技术制造业中,医药制造业产值增长21.89%,铁路、船舶、航空航天和其他运输设备制造业下降7.01%,电气机械和器材制造业增长4.49%,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增长7.34%,仪器仪表制造业增长30.38%。

      六大高耗能行业中,石油加工、炼焦和核燃料加工业产值下降68.59%,化学原料和化学制品制造业增长5.71%,非金属矿物制品业增长12.19%,黑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增长10.97%,有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下降18.65%,电力、热力生产和供应业下降3.02%。

      先进制造业中,装备制造业增长6.4%,其中,通用设备制造业、专用设备制造业、汽车制造业分别增长12.99%、9.57%和9.27%。石油及化学行业中,化学纤维制造业增长10.09%,橡胶和塑料制品业增长12.65%。

      传统产业中,纺织服装、服饰业产值增长10.00%,纺织业下降0.53%,家具制造业增长12.99%,金属制品业增长12.28%。

      工业经济效益综合指数达235.2,较上一年增长12.52点。总资产贡献率17.92%,资本保值增值率104.33%,资产负债率58.33%,流动资产周转率2.62%,成本费用利润率3.47%,全员劳动生产率20.37万元/人,产品销售率98.96%。实现利润总额43.75亿元,增长12.82%。亏损企业亏损总额5.48亿元,增长31.75%。 

      全年实现建筑业增加值29.61亿元,下降0.6%。全区资质以上建筑业企业23个,完成总产值73.36亿元,增长13.21%,房屋建筑施工面积270.16万平方米,下降2.86%。

    3  2015年主要工业产品产量及其增长速度

    产品名称

    计量单位

    产量

    同比增长(%

    发电量

    亿千瓦小时

    43.08

    -4.00

    大米

    万吨

    3.05

    17.74

    饲料

    万吨

    12.47

    47.03

    精制食用植物油

    万吨

    5.36

    -25.61

    罐头

    万吨

    5.83

    4.43

    酱油

    万吨

    1.79

    14.57

    饮料酒

    千升

    38.82

    7.53

    万吨

    1.31

    -8.75

    亿米

    1.42

    -12.76

    印染布

    亿米

    1.76

    -2.62

    服装

    亿件

    3.15

    1.52

    万双

    680.24

    -17.30

    家具

    万件

    494.64

    8.87

    机制纸及纸板(外购原纸)

    万吨

    40.35

    5.94

    纸制品

    万吨

    17.63

    25.60

    涂料

    万吨

    5.08

    -21.19

    合成橡胶

    万吨

    1.87

    -66.55

    塑料制品

    万吨

    4.34

    -19.33

    水泥

    万吨

    39.09

    7.00

    商品混凝土

    万立方米

    73

    31.23

    钢化玻璃

    万立方米

    767.78

    -0.65

    夹层玻璃

    万立方米

    441.25

    8.12

    钢材

    万吨

    15

    15.66

    铜材

    万吨

    30.83

    -18.48

    摩托车整车

    万辆

    179.91

    -14.88

    汽车仪器仪表

    万台

    23.96

    20.49

      四、固定资产投资 

      全年固定资产投资395.58亿元,比上年增长18.5%。分投资主体看,国有经济投资75.16亿元,增长29.49%;民间投资248.32亿元,增长40.66%;港澳台、外商经济投资64.81亿元,下降2.36%。

      分三次产业看,第一产业投资7.63亿元,增长125.62%;第二产业投资97.84亿元,增长49.82%;第三产业投资290.10亿元,增长9.42%。 

    表4  2015年分行业固定资产投资额及其增长情况

    行业分类

    投资额

    (亿元)

    同比增长(%

       

    395.58

    18.50

    第一产业

    7.63

    125.62

         农、林、牧、渔业 

    7.63

    125.62

    第二产业

    97.84

    49.82

         制造业  

    84.70

    37.74

         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生产和供应业

    13.15

    244.23

    第三产业

    290.10

    9.42

         批发和零售业  

    10.42

    360.80

         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  

    17.52

    173.82

         住宿和餐饮业  

    9.71

    -23.44

         房地产业  

    219.86

    7.18

         租赁和商务服务业  

    5.80

    0.00

         水利、环境和公共设施管理业

    18.70

    71.29

         居民服务、修理和其他服务业

    0.26

    -89.92

         教育  

    5.20

    -3.69

         卫生和社会工作  

    1.06

    -88.13

         文化、体育和娱乐业  

    0.63

    -17.83

         公共管理、社会保障和社会组织

    0.93

    -54.76

      全年房地产开发投资198.05亿元,下降2.5%,占固定资产投资额的比重达50.1%。按用途分,商品住宅开发投资185.65亿元,增长35.43%。

    表5  2015年房地产开发和销售主要指标完成情况

    指标名称

    计量单位

    绝对数

    同比增长(%

    房地产开发投资

    亿元

    198.05

    -2.50

        # 住宅

    亿元

    185.65

    35.43

    房屋施工面积

    万平方米

    1625.31

    6.47

        # 住宅

    万平方米

    1089.50

    7.46

    房屋竣工面积

    万平方米

    410.75

    16.36

        # 住宅

    万平方米

    232.59

    14.40

    商品房销售面积

    万平方米

    217.89

    -0.31

    商品房销售额

    亿元

    215.38

    1.70

    商品房销售均价

    /平方米

    9885

    2.02

      五、国内贸易

      全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300.78亿元,比上年增长11.3%。分地域看,城镇消费品零售额224.94亿元,增长11.4%;农村消费品零售额75.85亿元,增长11.0%。从消费形态看,批发零售业实现零售额233.55亿元,增长12.0%;住宿餐饮业实现零售额67.23亿元,增长8.9%。批发零售业商品销售总额631.98亿元,增长3.4%。

      在限额以上批发和零售业商品零售额中,粮油、食品类增长0.1%,饮料类和烟酒类分别下降11.1%和1.1%,服装、鞋帽、针纺织品类增长20.5%,化妆品类下降7.3%,金银珠宝类增长1113.90%,日用品类增长11.00%,五金、电料类下降61.5%,体育、娱乐用品类下降26.2%,电子出版物及音像制品类增长23.8%,书报杂志类下降37.1%,家用电器和音像器材类增长22.2%,中西药品类增长13.1%,文化办公用品类增长77.4%,家具类增长8.3%,通讯器材类下降42.7%,石油及制品类增长19.4%,汽车类增长16.7%,建筑及装潢材料类下降10.9%,机电产品及设备类增长35.4%。

      六、对外经济

      全年进出口总额41.98亿美元,比上年下降3.3%。其中,出口35.97亿美元,增长2.3%;进口6.01亿美元,下降27.3%。进出口差额(出口减进口)29.96亿美元,比上年增加3.16亿美元。 

      外商直接投资实际使用金额2.07亿美元,同比增长62.87%。全年签订外商直接投资项目20个,同比下降28.57%;合同金额3.07亿美元,同比增长8.8%。

     

      七、交通、通讯和旅游

      全年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实现增加值35.97亿元,比上年增长4.2%。

      全年货物运输量0.35亿吨,比上年增加9.09%。货物运输周转量16.83亿吨公里,下降11.53%。港口吞吐量达510.39万吨,同比增长1.53%。旅客运输量0.48亿人,增长3.23%。旅客运输周转量16.35亿人公里,增长7.38%。

      年末公路通车里程2293.5公里,比上年末增长0.2%。其中: 高快速公路6条(160公里)、国道2条(43.7公里)、省道6条(236.5公里)、县道11条(163.1公里)、乡道1137.5公里、村道552.5公里,增城区平均每百平方公里通车里程为117公里。全年道路管理养护里程467公里(省养280公里、地养187公里),省养公路平均优良路率为93.4%,其中,国道优良路率为99.4%,省道优良路率为93.1%;地养公路养护优良路率94.88%,其中,县道优良路率95.39%,乡道重点常养线优良路率94.41%。

      全年完成邮电业务总量6.93亿元,增长5.79%。其中,邮政业务总量0.91亿元,增长12.7%,快递业务总量71万件,同比增长34%,快递业务收入504万元,同比增长39%;电信业务总量6.02亿元,增长4.82%。年末电话用户128.39万户,比上年底增加 34.99%;其中,固定电话用户21.36万户,下降11.54%;移动电话用户107万户,增加50.82%。年末4G用户39.1万户,全年净增30.3万户,增长率高达344.49%;年末3G用户67.9万户,增长24.73%。年末固定互联网用户22.47万户,增长5.72%,其中,以电信部门网络路线为出口的互联网宽带用户22.14万户,增长6.52%。年末移动互联网用户25.6万户,增长32.86%。

      全年接待游客人数达2188.61万人次,同比增长9.53%;接待过夜游客406.71万人次,同比增长5.02%;旅游业营业收入达75.56亿元,同比增长19.92%。

      八、金融

      年末全区银行业金融机构人民币各项存款余额1081.9亿元,比年初增加95.24亿元,同比增长9%,其中,个人储蓄存款余额604.99亿元,同比增长0.6%;单位储蓄存款余额420.86亿元,比年初增加53.3亿元。各项贷款余额832.55亿元,增长11.3%,其中,短期贷款余额302.72亿元,比年初增加11.7亿元;中长期贷款余额526.41亿元,比年初增加74.99亿元。中长期贷款中,个人消费贷款271.43亿元,比年初增加48.77亿元。

      九、人民生活和社会保障

      全年城镇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为36639元,较上一年增长8.2%,其中,工资性收入25518元,增长8.2%,占可支配收入的69.7%;经营净收入、财产净收入和转移净收入分别增长9.9%、6.9%和2.2%;城镇居民人均消费支出为22822元,增长7.3%,其中,衣着消费支出、交通通信消费支出、生活用品及服务消费支出、教育文化娱乐消费支出和医疗保健消费支出分别增长9.8%、12.4%、8.2%、6.7%和5.1%。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为17523元,较上一年增长9.3%,其中,工资性收入12614元,增长6.4%,占可支配收入的72%;经营净收入、财产净收入、转移净收入分别增长4.2%、4.3%和73.5%;农村居民人均消费支出12146元,增长8.8%,其中,衣着消费支出、生活用品及服务消费支出、教育文化娱乐消费支出和食品烟酒消费支出分别增长43.2%、10.3%、20.9%和22.6%。城乡常住居民收入差距不断缩小,城乡常住居民收入比从2014年的2.11:1缩小到2.09:1。城乡居民居住条件进一步改善,城镇居民现住房人均建筑面积39.51平方米,农村居民现住房人均建筑面积37.10平方米,分别增长0.66%和8.48%。

      “十二五”期间,城镇与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均呈现逐年递增的趋势,同时增速均呈放缓态势。

      年末参加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14.95万人,比上年末增长6.9%;农村居民参加养老保险39.13万人,比上年末增长3.5%。参加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32.11万人,增长5.5%;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覆盖率达100%,同比增长1个百分点。参加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18.58万人,下降5.6%; 2015年1月1日起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与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合并为广州市城乡居民社会医疗保险制度,参保人数66.6万人,参保率达100%。此外,参加失业保险15万人,增长7.1%;参加工伤保险16.66万人,下降2.7%;参加生育保险14.21万人,增长10.4%。

    6  2015年末增城区参加各类保险人数及增长速度情况

    指标名称

    参保人数

    (万人)

    同比增长

    %

    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人数

    14.95

    6.9

    农村居民参加养老保险人数

    39.13

    3.5

    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参保人数

    32.11

    5.5

    失业保险

    15.00

    7.1

    工伤保险

    16.66

    -2.7

    生育保险

    14.21

    10.4

    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

    18.58

    -5.6

    城乡居民社会医疗保险参加人数

    66.6

      全年享受低保救济的困难群众达1.09万人,其中,城镇0.13万人,农村0.96万人。增城区现有社会福利机构12个,各类社会服务机构床位2431张,福利院床位100张,颐养院床位210张,养老床位2331张,家庭服务中心5个。共发行销售福利彩票120.35万元,筹集福利彩票公益金24.07万元,直接接收社会捐赠1497.72万元,义工人数1.48万人。

      十、教育和科学技术

      全年各类学校招生5.74万人,比上年增长17.44%;在校学生18.68万人,比上年增长4.94%;专任教师数1.32万人,比上年增长4.76%;毕业生4.15万人,下降2.46%。其中,高考人数0.67万人,本科以上上线数0.31万人,大专以上上线数0.64万人。幼儿教育入园率98.1%。

      年末我区拥有高级职称技术人员1513人,比2014年增加46人,增长3%;拥有中级职称技术人员12949人,同比增加151人,增长1%;初级职称技术人员26961人,同比增加2420人,增长10%。

      年末县及县级以上国有研究与开发机构、科技情报和文献机构2个。高新技术企业60家。全区科学研究与试验发展(R&D)经费支出14.5亿元。全年专利申请总量1271件,增长29.4%;其中,发明专利申请量244件,增长47%;全年专利授权总量787件,增长7.5%,其中,发明专利授权量76件,增长76.7%。

      全区有法定产品质量监督检验机构1个;法定质量计量综合检测机构1个;法定计量技术机构1个。截至2015年底获得资质认证的实验室18家。获得质量管理体系认证企业329家,获得3C产品认证的企业80家。

      十一、文化、卫生和体育

      全区有区级图书馆1个,藏书量达38万本;有体育场(馆)4个、博物馆1个;全区11个镇街文化站全部达到省一级文化站以上标准。“三馆一站”公共文化设施建筑面积达7.17万平方米,比上年增长4%。有线数字电视用户27.62万户,比上年末增长6.5%。全年出版报纸657万份,各类期刊出版4.4万册,图书出版1.7万册。

      全民健身活动及各类群众性体育比赛达150项次,各类全民健身活动人数达22万人,比上一年增长4%。

      年末全区共有各类卫生机构391个(含村卫生室),其中,医院9个、卫生院9个,社区卫生服务机构6个,妇幼保健机构1个,疾病预防控制中心1个,卫生监督机构1个、村卫生室269个。全区卫生机构拥有在岗职工7038人,其中,卫生技术人员5638人,执业医师1510人,执业助理医师2388人,注册护士2463人,药师443人,检验师208人。拥有医疗床位3172张,其中医院1968张。诊疗人数762.65万人次。全区269个乡镇医疗点拥有乡村医生289人。甲、乙类传染病发病总数3223例,死亡4人;发病率达297.73/10万人,死亡率为0.37/10万人。

      全年,增城籍运动员获世界冠军4项次、亚洲冠军5项次、全国冠军2项次、青运会冠军6项次。派出代表团参加广东省第十四届运动会,增城籍运动员获得金牌32枚、银牌23枚、铜牌11枚。增城区的体育综合成绩居全省各县(市)的首位,被授予“第十四届省运会体育突出贡献奖”。全国第一届青少年运动会中,增城籍运动员共获得金牌6枚、银牌4枚、铜牌2枚。

      十二、资源、环境和安全生产

      全年水资源总量21.41亿立方米,比上年增加3.28%。全年降雨总量2272毫米,较上年增加6.6%。全区用水总量10.58亿立方米,同比增长5.35%;农村自来水普及率达100%。供水综合生产能力达63.4万立方米/日,其中供水管道长1101.69公里,排水管道长697.234公里,市政12家自来水厂提供1.27亿立方米的供水量,0.81亿立方米的生活用水。

      全社会用电量62.02亿千瓦时,增长1.25%。其中,工业用电量39.67亿千瓦时,下降2.5%。

      全区共有河流水质监测断面10个,其中,I-II类水质的断面比例60%,Ⅲ类水质的断面比例40%。建成污水处理厂6个,城市污水日处理能力达到34.8万立方米,其中,城市生活污水处理率达91%,农村生活污水处理率为56%。污水年排放量达1.33亿立方米,同比增长4.56%。

      全年我区空气环境质量优良天数322天,优良率88.2%,综合指数4.06,在广州市各区综合指数排名第一位,空气质量属最好。平均灰霾天气日数21天,比上年减少14天;全年日照时数1700.8小时,平均气温22.7℃。空气质量自动监测点有5个,全年全区实施《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 3095-2012),空气含二氧化硫年均值、二氧化氮年均值超过二级标准,一氧化碳年均值均达到一级标准。空气含细颗粒物年均值达到二级标准,空气含可吸入颗粒物年均值低于二级标准。城市空气质量达到二级以上天数比例平均为86.3%,较去年上升9.3个百分点。

      全区林地面积达到118.4万亩,占广州市林地总面积的27%,森林覆盖率达55.89%,城区绿化覆盖率达50.4%,人均公共绿地面积达20.58平方米。

      全年辖区共发生交通事故518宗,死亡87人,受伤680人,直接经济损失69万元。年末机动车拥有23.52万辆,比上一年下降8.54%,其中,汽车15.31万辆,摩托车8.16万辆,汽车和摩托车分别下降0.29%和20.98%。道路交通事故万车死亡率达3.7人/万车。

      全年发生各类生产安全事故526宗,死亡106人,受伤680人,直接经济损失755.24万元,亿元地区生产总值各类生产安全事故死亡人数为0.099人,较去年增长0.29%。火灾事故有7宗,死亡5人,火灾事故经济损失达79.4万元。发生工矿商贸企业事故1宗,死亡4人,直接经济损失582万元。

      执笔:骆 娜

      审核:谢建文

      注:1.本公报所列数据,部分为初步统计数。

        2.本公报中地区生产总值、各产业增加值、工业总产值、农业总产值绝对数按当年价格计算,增长速度按可比价格计算。

        3.表中“空格”表示该项统计指标数据不详或无该项数据。

        4.资料来源:本公报中就业人口、登记失业、职业培训、职称人数和社会保障数据来自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财政数据来自区财政局;公路数据、水运、港口货物吞吐量数据来自区交通运输局及地方公路管理总站;旅游、博物馆、公共图书馆、文化馆、数字电视、体育数据来自区文体旅游局;固话、移动电话及互联网用户数据来自通讯部门(中国电信增城分公司、中国移动增城分公司及中国联通增城分公司);邮电数据来自区邮政局;区外资情况、进出口情况来自区商务局;高新技术企业、专利等数据来自区科工信局;质量检验数据来自区质监局;货币金融数据来自人民银行增城分行;教育数据来自区教育局;卫生数据来自区卫生局;社会救济和福利数据来自区民政局;气象数据来自区气象局;安全生产数据来自区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人口、机动车、交通和火灾事故数据来自区公安局;其他数据来自区发展改革和金融工作局、国家统计局增城调查队。

     

     

     

     

    相关附件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