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长者助手
  • 无障碍
当前位置:

    增城市2014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2022-01-25 来源: 广州市增城区统计局
    【字号: 分享

      2014年,增城市主动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积极应对困难和挑战,扎实推进稳增长、调结构、促改革、惠民生、防风险各项工作,转型升级不断加快推进,经济增长动力和竞争力保持良好状态,地区生产总值突破千亿大关,经济社会保持健康发展。

    一、综 合

      初步核算,2014年增城实现地区生产总值(含广本)1026.23亿元,同比增长(下同)4.6%。其中,第一产业完成增加值53.59亿元,下降1.6%,对GDP增长的贡献率为0.33%;第二产业完成增加值617.54亿元,增长4.5%,对GDP增长的贡献率为48.43%;第三产业完成增加值355.1亿元,增长5.8%,对GDP增长的贡献率为51.24%。第一、二、三产业所占比例从2013年的5.4:60.61:33.98到2014年的5.22:60.18:34.6,第三产业所占比重高于2013年0.62个百分点,第一、二产业则分别降低0.18个和0.44个百分点。人均GDP达95936元,按平均汇率,折算为15325美元,增长2.75%。

      图片2.png

      全年城镇再就业3671人,登记失业人员再就业率达70.3%;全市转移就业率达90.8%,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人数1.06万人,增长2.24%。全市城镇登记失业人员4060人,城镇登记失业率为0.51%,比2013年提高0.01个百分点。全市举办各类技能培训班152个,培训城乡劳动力6356人,其中订单、定向式技能培训3292人。截至2014年底,全市创建充分就业村234条,充分就业社区53个,创建率分别达到82.4%和96.4%。

      地方公共财政预算收入65.55亿元,增长4.05%。公共财政预算收入中,税收收入51.88亿元,下降0.01%,占公共预算收入的79.15%。增值税、个人所得税分别增长18.01%和26.73%,营业税、企业所得税分别下降21.17%和2.54%。地方公共财政预算支出86.43亿元,增长25.7%。全市民生及各项公共事业支出75.8亿元,占公共财政支出的87.68%,比2013年提高3.15个百分点。其中,用于交通运输、医疗卫生和农林等民生领域支出分别增长75.26%、61.35%和47.91%。

    二、农 业

      受到整治“散小乱”养猪场、“5.23”特大洪灾和农作物种植面积有所减少等不利因素影响,全年实现农业增加值53.59亿元,下降1.6%;农业总产值89.73亿元,下降4.82%,降幅收窄2.54个百分点。种植业、林业和农林牧渔服务业平稳增长,分别增长5.2%、7.56%和5.51%;渔业实现较快增长,增长16.81%。全年粮食播种面积49.45万亩,增长0.1%,其中水稻种植面积39.09万亩,下降0.2%;花生种植面积2.99万亩,增长2.2%;花卉种植面积1.79万亩,增长2.6%;蔬菜种植面积63.53万亩,增长3.5%;水果种植面积31.72万亩,增长1.8%,其中荔枝种植面积17.33万亩,下降0.6%。

    2014年增城市主要农产品产量及其增长速度情况表

    产品名称

    计量单位

    绝对数

    比2013年增长(%)

    稻谷

    万吨

    13.35

    6.4

    玉米

    万吨

    1.09

    -22.0

    薯类

    万吨

    1.21

    -0.2

    甘蔗

    万吨

    4.14

    1.7

    花生

    万吨

    0.53

    3.3

    蔬菜

    万吨

    121.64

    4.6

    万吨

    2.36

    6.9

    香(大)蕉

    万吨

    3.78

    9.0

    荔枝

    万吨

    2.69

    148.8

    龙眼

    万吨

    1.36

    103.6

    海水产品

    212.00

    -59.0

    淡水鱼

    万吨

    5.06

    2.5

    万头

    0.78

    42.1

    万只

    0.67

    128.6

    万只

    3.99

    -94.5

    万只

    948.95

    11.0

    万只

    147.10

    9.7

    万只

    98.52

    5.2

    万只

    1853.20

    70.7

      2014年,全市共有广州市级农业龙头企业8家,登记注册农民专业合作社352家(其中国家级示范社4家、广东省级示范社5家、广州市级示范社7家)。培育了增城丝苗、增城荔枝等一大批具有增城地方特色的名优种植业产品品牌。其中,增城丝苗、增城荔枝、挂绿荔枝、增城迟菜心、派潭凉粉草等5个品种列入国家地理标志产品保护,增城迟菜心注册了国家地理证明商标。

    三、工业和建筑业

      全市完成工业增加值586.08亿元,增长4.5%。工业增加值增长对GDP的贡献率达38.85%,拉动GDP增长1.44个百分点。完成工业总产值1995.55亿元,增长0.26%;其中,规模以上工业完成总产值1785.45亿元,增长0.51%。

    2014年支柱产业产值增长情况表

     标

    绝对数(亿元)

    比2013年增减(%)

    支柱产业产值

    1005.44

    -4.72

    其中:汽车及零配件

    562.63

    12.29

    摩托车及零配件

    124.25

    9.14

    纺织和服装

    318.56

    -27.66

      以汽车制造业、装备制造业为主导的先进制造业加快发展。规模以上汽车制造业增长12.29%,高于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平均水平11.78个百分点;装备制造业年产值实现938.71亿元,增长5.42%,高于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平均水平4.91个百分点。其中,通用设备制造业、铁路、船舶、航空航天和其他运输设备制造业、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分别增长10.73%、8.14%和5.17%,装备制造业占规模以上工业的比重由2013年的48.44%上升到52.58%。支柱产业增长回落,纺织服装业生产大幅下滑。三大支柱产业完成产值1005.44亿元,下降4.72%,低于2013年15.39个百分点。其中,汽车制造业和摩托车制造业稳定增长,分别实现工业产值562.63亿元和124.25亿元,分别增长12.29%和9.14%;规模以上纺织服装制造业完成工业总产值318.56亿元,下降27.66%。

    2014年主要工业产品产量及其增长速度情况表

    产品名称

    计量单位

    绝对数

    比2013年增长(%)

    发电量

    亿千瓦小时

    44.88

    -4.74

    大米

    万吨

    2.59

    27.7

    饲料

    万吨

    8.48

    95.56

    罐头

    万吨

    5.59

    19.32

    亿米

    1.62

    0.23

    服装

    亿件

    3.1

    -25.04

    家具

    万件

    454.34

    138.58

    纸制品

    万吨

    14.03

    -62.22

    合成橡胶

    万吨

    5.6

    973.9

    塑料制品

    万吨

    5.38

    -8.03

    商品混凝土

    万立方米

    55.63

    12.45

    钢化玻璃

    万平方米

    772.78

    16.63

    钢材

    万吨

    12.97

    30.8

    铜材

    万吨

    37.82

    12.48

    汽车

    万辆

    23.87

    23

    摩托车整车

    万辆

    211.36

    3.29

    汽车仪器仪表

    万台

    19.88

    14.56

      民营企业增长回落,规模以上民营企业完成工业产值755.41亿元,下降8.32%,增速比全市平均水平低8.83个百分点。民营工业占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产值的比重42.31%,下降2.51个百分点。外商和港澳台投资企业增速高于全市平均水平。规模以上外商和港澳台投资企业完成工业总产值890.9亿元,增长6.34%,增速高于全市规上工业平均水平5.83个百分点。

      工业企业经营效益稳定,工业企业亏损额发展速度放缓。1-12月,规模以上工业亏损企业108家,占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的10.16%;亏损企业亏损额3.93亿元,下降3.44%,低于2013年14.15个百分点。部分工业企业逐步扭亏为盈,经济效益和质量有所改善。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经济效益综合指数222.68,提高1.14个点。工业销售产值1975.06亿元,增长0.29%;工业产品产销率98.93%,较2013年提高0.6个百分点。工业用电量稳定增长,累计消耗34.99亿千瓦时,增长5.35%。

      实现建筑业增加值31.45亿元,增长2.6%。全市资质以上建筑业企业23个,完成总产值64.8亿元,增长3.98%,房屋建筑施工面积278.12万平方米,增长0.41%。

    四、固定资产投资和房地产开发

      全年固定资产总投资333.82亿元,增长13.52%。其中,房地产开发投资203.12亿元,增长36.1%;其他社会投资13.07亿元,下降9.76%。

      从企业登记注册类型看,港澳台和外商投资66.38亿元,增长51.59%,比2013年提高35.59个百分点;民间投资176.54亿元,增长17.62%,比2013年回落9.64个百分点;国有投资58.04亿元,下降22.41%,比2013年下降40.08个百分点。

      从投资结构看,三次产业投资占全市总额呈“两升一降”局面。第一、三产业分别完成投资3.38亿元和265.12亿元,分别占全市投资总额的1.01%和79.42%,比2013年提高0.42个和2.72个百分点;第二产业投资65.31亿元,占全市总投资额的19.56%,比2013年下降3.15个百分点,其中工业占比下降2.79个百分点。

    2014年分行业固定资产投资及其增长情况表

     业

    绝对数(亿元)

    比2013年增减(%)

    固定资产投资

    333.82

    13.52

    第一产业

    3.38

    94.92

    第二产业

    65.31

    -2.21

    制造业

    61.49

    1.76

    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生产和供应业

    3.82

    -28.16

    第三产业

    265.12

    17.55

    批发和零售业

    2.26

    89.81

    住宿和餐饮业

    12.68

    -8.07

    房地产业

    205.13

    25.47

    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业

    8.02

    64.07

    水利、环境和公共设施管理业

    10.92

    -47.09

    教育

    5.4

    32.11

    卫生和社会工作

    8.92

    47.19

    文化、体育和娱乐业

    0.77

    -81.9

      全市商品房施工面积1391.59万平方米,增长36.87%;其中商品房住宅面积1010.39万平方米,增长38.67%。房屋竣工面积249.66万平方米,增长59.65%;其中商品住宅199.82万平方米,增长56.18%。

      全年商品房销售面积218.58万平方米,下降26.81%;商品房销售合同金额211.77亿元,下降19.14%。全年累计,根据销售面积和销售额计算的全市商品房销售均价为9689元/平方米,增长10.49%;其中商品住宅均价为9286元/平方米,增长15.56%。

      五、交通、通讯和旅游

      全年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实现增加值33.63亿元,比2013年增长6.5%。

      全年货物运输量3232万吨,增长10.05%。货物运输周转量19.02亿吨公里,增长9.95%。港口吞吐量达502.7万吨,增长14.4%。旅客运输量4614万人,下降6.03%。

      推动广州地铁13号线、21号线、穗莞深城际轨道以及凤凰山隧道工程加快建设,推进坪中公路福和段升级改造工程、仙村铁路桥改造等一批路桥工程加快建设,新城大道改造工程正式动工。全市公路通达里程2134.45公里,其中,国道43.75公里,省道236.51公里,县道163.13公里,乡道1137.93公里,村道553.13公里。年末机动车拥有25.72万辆,其中汽车15.36万辆,摩托车10.33万辆。

      年末固定电话用户26.2万户,其中城市电话用户6.3万户,乡村电话用户19.9万户。年末移动电话用户182.55万户,其中3G移动电话用户58.83万户,4G移动电话用户23.01万户。全市固定互联网用户全部使用宽带接入,年末固定互联网用户21万户,增长6.6%。年末移动互联网用户21.13万户,增长32.78%。

      2014年我市举办荔枝文化旅游节、何仙姑文化旅游节、菜心美食节等具增城特色的文体旅游活动,大力完善万家旅舍等基层文体旅游设施建设和服务管理,进一步推进创建全国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城市工作。截至2014年底,已建成万家旅舍300多家,其中加挂灯标的示范点共68家。继续开展广州市第二批观光休闲农业示范村评定,目前已有7条村达到评定标准。全市旅游接待人次1998.26万人次,增长6.88%;接待过夜游客389.82万人次,增长2.34%;旅游收入63.01亿元,增长19.63%。在全省2014年度旅游综合竞争力十强县(市)评选中,增城与从化并列第一。

    六、国内贸易

      全年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301.52亿元,增长10.5%。其中,城镇消费品零售额 224.13亿元,增长10.62  %;农村消费品零售额77.4亿元,增长10.15  %。商品销售总额599.73亿元,增长10.6%。其中批发业357.8亿元,增长10.3%;零售业241.93亿元,增长11.1%。各类商品销售中,家具类零售额增长58.08%;五金、电料类零售额增长28.86%;粮油、食品、饮料、烟酒类零售额增长18.08%;汽车类零售额增长14.92%。

      新型消费模式加快发展。在新经营模式带动下,我市通过淘宝、微信等电商平台实现的商品销售额翻倍。2014年,我市实现各类商品零售80.2亿元,增长13.64%,其中通过互联网实现的销售额增长109%,所占比重从2013年的0.21%上升到2014年的0.4%,提高0.19个百分点。

    七、对外经济

      据海关统计,全年实现外贸进出口总值43.4亿美元,增长2.5%。实现出口额35.1亿美元,增长5%,占全市进出口总额80.88%。

      外商直接投资实际使用金额1.27亿美元,增长0.76%。全市签订外商直接投资项目28个,增长47.37%;合同金额2.82亿美元,增长5.07%。

    八、金融业

      年末全市金融机构人民币各项存款余额992.45亿元,下降3.6%;其中个人储蓄存款余额581.13亿元,增长3.6%。金融机构人民币贷款余额747.82亿元,增长9.02%,其中短期贷款余额291亿元,比年初增加23.86亿元;中长期贷款余额451.42亿元,比年初增加37.42亿元。中长期贷款中,个人消费贷款222.66亿元,比年初增加21.6亿元;固定资产贷款150.45亿元,比年初减少0.84亿元。

    2014年地区金融机构本外币存贷款余额及其比年初增长情况表

    指        标

    年末数(亿元)

    比年初增长(%)

    各项存款余额

    992.45

    -3.59

    其中:单位存款

    369.28

    -11.11

    个人储蓄存款

    581.13

    3.6

    各项贷款余额

    747.82

    9.1

    其中:境内短期贷款

    291

    8.93

    境内中长期贷款

    451.42

    9.04

    九、教育与科学技术

      学前教育城乡普及率逐年提高,全市共有幼儿园122所,在园幼儿3.6万人,3-6周岁入园率96.81%。义务教育得到进一步巩固和提高,目前,我市有义务教育阶段公办小学95所,初中42所,小学和初中在校学生分别为7.66万人和3.41万人;公办普通高(完)中10所,在校学生2.17万人。2014学年,全市小学适龄儿童入学率100%,残疾儿童入学率97.9%,小学毕业生升学率100%;初中毛入学率120.39%,初中毕业生升学率96.51%;高中阶段毛入学率96.08%,基础教育各项指标达到广州市中上游水平。今年我市高考人数7072人,上线率达96.51%,其中本科以上上线人数3331人。

      年末我市拥有高级职称技术人员1467人,比2013年增加46人,增长3.23%;拥有中级职称技术人员12798人,增长2.15%;初级职称技术人员23180人,增长5.87%。

      全年受理专利申请982件,增长18.46%;其中发明专利166件,增长9.93%,占申请量的16.9%。专利授权732件,增长5.02%;其中发明专利授权43件,增长22.86%。

      年末我市累计有38家认定高新技术企业,其中有6家为2014年新增认定企业,增长18.75%。

      全市共有法定质量计量综合检测机构1个,获得资质认证的实验室16家,增长14.28%;获得质量管理体系认证企业265家,增长1.49%。产品获得3C认证企业69家,增长4.35%。今年我市6家企业6个产品获得广东省名牌产品称号,产品市级监督抽查实物质量合格率达96.54%,合格率居广州市各区(县)首位。

    十、文化、体育和卫生

      年末全市共有公共体育场(馆)4个,剧场及影剧场5个,增城图书馆图书总藏量达38万册,全市共发行报纸650万份。有线数字电视用户26.55万户,增长6.4%。

      2014年,组织增城广场“乐湖”曲艺活动110场;派出专业老师深入到各个镇(街)、文化站、民间团体进行各艺术门类辅导220多人次,参与培训人员达10.2万多人次。

      全年开展的市、镇(街)二级全民健身活动及各类群众性体育比赛136项次,其中市级92项次,镇(街)级44项次;参加各类全民健身活动21.2万人次。

      全市共有各类卫生机构386个,其中增加了1间民营口腔医院,门诊部及诊所类减少了8间。其中医院9个(非政府举办机构6个),镇级卫生院9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9个,门诊部5个,诊所、卫生所、医务室67个,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卫生监督所、血站、妇幼保健院、健娱医院和120急救中心各1个,村卫生站269间。拥有医疗床位3047张,比2013年增加了105张;其中医院1873张,占全市床位61.47%;乡镇卫生院床位607张(不含新塘医院),占全市床位的19.92%。全市各类卫生技术人员5556人,增长6.38%;其中执业(助理)医师1849人,注册护士2399人,药师(士)453人,检验师204人。法定报告甲乙类传染病发病总数3864例,死亡6人;发病率359.4  /10万,死亡率0.56  /10万。全市各类医疗卫生机构向社会提供诊疗服务787.43万人次,医师人均向社会提供诊疗服务4298.4人次,分别增长6.62%和5.6%。

    十一、人口、人民生活和社会保障

      年末全市户籍总人口86.46万人。其中,非农业人口23.06万人,农业人口63.15万人,未落户常住人口2475人。全年出生人数14579人,死亡人数2650人,人口出生率17.06‰,人口自然增长率13.8‰。

      城乡常住居民收入水平持续提高。城镇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3831元,增长8.6%。城镇居民人均消费性支出21269元,比2013年增加1630元,增长4.2%。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为16032元,比2013年增加1457元,增长10%。农村居民人均消费支出9827元,增长10.3%。城乡常住居民收入差距不断缩小,城乡常住居民收入比从2013年的2.14:1缩小到2.11:1。

      社会保险覆盖面进一步扩大,截至2014年底,全市参加养老保险51.79万人,其中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13.98万人;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30.42万人,覆盖率达99%。失业保险14.01万人;工伤保险17.11万人;生育保险12.87万人。参加医疗保险人数逐年增加,参加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18.58万人,增长8.66%;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11.21万人,增长5.23%,参保率达99%;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参合人数59.88万人,参合率达100%。

      全年城乡医疗救助1.23万人次,民政部门资助城乡困难群众购买医疗保险2.3万人次,购买社会养老保险3.57万人次。年末享受低保救济的困难群众达1.24万人,其中,城镇0.15万人,农村1.09万人。城市月均低保标准从2013年的540元/月提高到2014年的600元/月。2014年,城镇职工领取基本养老金和失业保险金人数分别为2.23万人和0.12万人,社会化发放率均达100%。

      全市共有12个社会福利机构,各类提供住宿的社会服务机构床位3825张,其中养老床位2288张,收养性福利单位床位1437张,康复福利床位100张。全市共13家养老服务部,服务人员29人,全年享受政府购买服务社区居家养老服务对象299人。

    十二、生态、环境与安全生产

      全年全市用水总量10.05亿立方米,下降10.07%。农村自来水普及率达100%。全社会用电量56.03亿千瓦时,增长9.76%。其中,工业用电量34.99亿千瓦时,增长5.35%。

      全年灰霾日数27天,为2000年以来最少;年平均气温22.0℃,略偏高于常年。平均总降水量2115.5毫米,较常年偏多5.5%。全市建成污水处理厂6座,污水处理厂日处理能力达到34.8万立方米。

      全市河流水质监断面中,Ⅰ~Ⅱ类水质的断面比例为50%,比2013年提高6个百分点;Ⅲ类水质的断面比例为50%,低于2013年16个百分点。

      全市共有空气质量自动监测点5个,城市空气质量良好以上天数占全年天数比例78.1%,6项污染物指标中,二氧化硫、PM2.5、PM10比2013年分别下降5.5%、10.2%和6.1%。

      受“5·23”暴雨影响,全市受灾人口8.85万人,农业受灾面积10.46万亩、鱼塘受灾面积1.37万亩,倒塌房间6700间,转移人口2万人,公路中断37条,供电中断21条,通讯中断1条,估计经济损失约5亿元。

      全年发生各类生产安全事故457起,死亡99人,直接经济损失313.26万元,亿元地区生产总值各类生产安全事故死亡人数为0.096人。发生火灾事故4起,无人员伤亡,直接经济损失57.49万元,下降54.32%。市辖区交通事故460起,受伤人数474人,死亡人数99人,直接经济损失77万元,与2013年比,事故起数、受伤人数和直接经济损失分别上升27.07%、42.34%和28.33%。道路交通事故万车死亡率3.85人/万车,下降19.71%。

      注:

      1.本公报所列数据,部分为初步统计数。

      2.本公报中地区生产总值、各产业增加值、工业总产值、农业总产值绝对数按当年价格计算,增长速度按可比价格计算。

      3.资料来源:本公报中就业人口、登记失业、职业培训、职称人数和社会保障数据来自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财政数据来自市财政局;公路数据、水运、港口货物吞吐量数据来自市交通运输局及地方公路管理总站;旅游、博物馆、公共图书馆、文化馆、数字电视、体育数据来自市文体旅游局;固话、移动电话及互联网用户数据来自通讯部门(中国电信增城分公司、中国移动增城分公司及中国联通增城分公司);市外资情况、进出口情况、高新技术企业、专利等数据来自市科经信局;质量检验数据来自市质监局;货币金融数据来自人民银行增城分行;教育数据来自市教育局;卫生数据来自市卫生局;社会救济和福利数据来自市民政局;气象数据来自市气象局;安全生产数据来自市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人口、机动车、交通和火灾事故数据来自市公安局;其他数据来自市统计局和国家统计局增城调查队。


    相关附件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