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功能正常却提示肝硬化?
今年是第24个“全国爱肝日”,主题是“早防早筛,远离肝硬化”。肝脏作为代谢、解毒、合成营养物质的重要器官,平时不会发出预警信号,一旦发病,往往已达晚期阶段。日前,记者采访到南方医院增城院区副院长陈金军教授,他表示,消除乙肝的重点措施在于早期筛查、预防及治疗。
“我们时常会遇到一些患者,要求医生仅为其进行肝功能检查,认为肝功能正常即代表肝脏无任何损伤。”陈金军表示,实际上,肝脏在无活动性炎症状态发生的情况,可以表现为肝功能检查无异常,但这并不代表肝脏无损伤。事实上,看到肝硬化、肝癌患者检查肝功能完全正常,但这不妨碍疾病已经发展到中晚期阶段。因此,肝功能不是肝病患者定期体检的唯一指标。想要小心呵护肝脏,还需要监测肝硬化、肝癌的发生。
临床上,有个名词,叫进展期肝纤维化,指的是比较严重的肝纤维化或肝硬化。此时,患者没有任何不舒服的感觉。如果不通过定期检查,是没办法发现的,更不会加以治疗。随着病情的进展,就可能会出现腹水、消化道出血、肝癌等并发症。一旦发展到这个阶段,患者的病情就很难逆转,且生活质量明显下降,生存期明显缩短。
进展期肝纤维化最准确的诊断方式为肝脏活检。通过穿刺针快速取出肝脏组织,在显微镜下根据肝脏病理的情况,判断肝脏炎症和纤维化的发展阶段。肝活检虽然安全性很高,但毕竟是有创伤的操作,有出血、气胸等风险。不适宜用于广泛筛查和跟踪患者病情。
肝脏硬度扫描是超声基础上的瞬时弹性成像,可以用于评价肝脏硬度以及肝脏脂肪变性程度。操作时,患者平躺在诊疗床上,医生利用探头经皮肤便能检测出肝脏纤维化程度。整个操作只需要3分钟左右,患者毫无痛苦,且检查结果立即显示,简单方便。作为目前国际先进的无创肝纤维化诊断仪器,一次测量的肝脏体积是肝穿检测肝组织的200倍,而且可以多次多点检查,提高可靠度。
一般来说,我们认为肝硬度小于7kPa是很安全的,肝硬度在10kPa以上我们就怀疑出现了进展期肝纤维化了,如果在15kPa以上肝硬化的可能性就更高了。此时可以考虑通过肝活检穿刺取病理进一步明确有无肝硬化。
对于慢性肝病的患者,建议每半年在门诊筛查肝脏硬度。随访过程中,如果发现肝硬度值在上升,提示肝脏病变可能在进展,医生就可能需要对患者采取一些干预措施。比如,乙肝患者可能需要启动抗病毒治疗。
最后,陈金军表示,乙肝作为传染性疾病,事实上,一起用餐、工作、拥抱等日常工作生活行为并不会传播乙肝病毒。乙肝病毒的传播途径为血液、母婴和性传播。对于家族内有乙肝患者的人群,建议积极行乙肝筛查,如检测无抗体,需及时注射乙肝疫苗。乙肝疫苗的保护程度可达98%~100%,有效避免乙肝病毒感染。普通人群也建议行乙肝筛查(乙肝两对半检测),检测体内有无乙肝抗体,必要时注射乙肝疫苗。对于检测到已存在乙肝感染的患者,需由肝病科专业医生判断是否需启动抗病毒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