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心宝宝“歪脖子” 成为潜在致残因素
当孩子对你歪着头微笑时,你是不是感觉整个心都被萌化了?但如果孩子经常歪着头,看东西的时候也喜欢歪着,那么家长们就要注意了,孩子很可能患上了怪病。
日前,南方医院增城院区康复医学科接诊了一名“歪脖子”患儿,医生详细评估后确诊为小儿斜颈,并为其制定了针对性的综合康复治疗计划。经过两个疗程的治疗,患儿“歪脖子”症状基本消失。
据介绍,在该患儿两个多月大时,宝妈就发现宝宝平卧时习惯性头朝左侧“歪脖子”,且无法自行往左侧旋转,开始并不在意,直到宝宝四个月大,特别是竖抱宝宝时,发现脖子歪斜更严重了,于是来到南方医院增城院区康复医学科就诊。
该院康复医学科主任钟玉华表示,小儿斜颈俗称“歪脖子”,是一种小儿常见病,临床发病率约为1.3%。临床上小儿斜颈的种类较多,其中最常见的类型是先天性肌性斜颈,约占小儿斜颈90%以上。小儿斜颈的发病率越来越高,据相关的统计数据显示,目前发病率已高达0.5%-1.0%。近四年以来,该科室接诊斜颈患儿数也已达数百例。
小儿先天性肌性斜颈主要表现为单侧胸锁乳突肌挛缩,导致患儿头和颈部不对称畸形,头部倾向患侧,脸面转向健侧。部分患者会出现患侧颈部有包块,常见合并症有眼睛和颜面大小不对称、斜视等表现,甚至会出现高低肩、脊柱侧弯等并发症,严重影响患儿的身心发育,造成残疾。
钟玉华表示,小儿斜颈的最佳治疗时间在出生后6个月以内,越早发现、早治疗,临床效益越佳。1岁内的患儿,预后相对较好。临床上也有部分患儿迁延至4-5岁治疗,预后一般。小儿斜颈越早介入治疗效果越好。
日常生活中如何预防小儿斜颈的发生?钟玉华建议家长应加强日常的观察,若发现宝宝头长时间向一侧歪斜,应及时就诊。同时在照护宝宝过程中避免长时间同一姿势,包括睡姿、抱姿、喂养姿势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