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长者助手
  • 无障碍
当前位置:

    广州市公安局增城区分局关于广州市增城区政协第三届委员会第四次会议第3228号提案答复的函

    2024-09-02 来源: 增城区公安分局
    【字号: 分享

    广州市公安局增城区分局关于广州市增城区政协第三届委员会第四次会议第3228号提案答复的函


      梁洪章委员:

      您在增城区政协第三届委员会第四次会议期间,提出的《关于科学设置交通信号灯,提升道路通行效率的建议的提案》(第3228号)收悉。我单位高度重视,积极组织各会办单位进行认真研究办理,并与您在8月12日进行了电话沟通,经综合各会办单位意见,现将办理有关情况答复如下:

      一、科学统筹规划,强化基础设施建设。针对提案中提出的“推广使用行人请求式信号灯”的工作建议,区公安分局多项工作措施并举,结合辖区道路交通人流、车流等实际情况以及人民群众日常道路通行习惯,多次组织区住房城乡建设局、区交通运输局以及各镇街召开专题会议综合分析研究,进一步提高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合理性、交通信号灯设置科学性,全力打造安全、有序、畅顺的道路交通环境。根据我区现阶段实际交通通行情况,行人过街路口较多路段(如荔星大道沿线行人过街路口、府佑路等)已设置充足请求式信号灯;其它行人过街路口较少、人流车流量较低路段尚未设置此类信号灯设置。同时,针对我区人民群众尚未形成使用习惯、不了解如何使用等问题,区公安分局等相关职能部门联同各镇街,积极压实管理责任,持续结合日常交通安全宣传工作,同步推动行人请求式信号灯公示及使用宣传,进一步提高人民群众出行安全保障。

      二、优化通行方案,完善绿波带设置。针对提案中指出“增城区广汕路大国璟路段交通指示灯不合理”的问题,经相关职能部门现场实地调研分析,目前广汕公路大国璟路段沿线共有3个信号灯,由西至东分别为广汕公路外环路口、广汕公路北绕线桥底路口、广汕公路三联路口,其中广汕公路北绕线桥底路口、广汕公路三联路口东西双向已全天设置绿波带,广汕公路外环路口与广汕公路北绕线桥底路口暂未设置,原因如下:一是广汕公路外环路口与广汕公路北绕线桥底路口两个路口间距超过1公里,路口间距离越长则车流离散程度越大,设置绿波带后下游路口所需绿灯时间越长,将导致其他方向车辆通行时红灯等待时间过长。二是广汕公路北绕线桥底路口与广汕公路外环路口两路口周期差异比较大,差值有60秒,设置绿波带后会导致广汕公路北绕线桥底路口周期过大,路口空放严重,综上不建议在广汕公路北绕线桥底路口与广汕公路外环路口间设置绿波带。

      此外,区公安分局、区交通运输局等相关职能部门将会定期针对全区道路通行流畅性、科学性等情况以及交通信号灯运行状况进行调研分析,进一步加强信号灯优化调整力度,针对重点时段、路段动态调整交通信号灯,提高我区道路畅通率。

      三、加强科技助力,赋能智慧交管。一是创新控制模式。区层面统筹规划基础交通设施配套建设方案,在新建信号灯时统一规划建设车流检测设备,逐步推进城市信号控制路口的智能化,以感应、半感应、自适应等替代传统的周期方案控制模式,利用科技手段提高路口智能化水平。二是完善管理模式。坚持“建得全更要管得好”工作理念,常态化对已建设完成基础交通设施进行检修维护,并持续规划推动各类设施设备有序增设。今年以来共完成交通路口信号灯、绿波带巡查583次,维护交通信号灯400余次;规划并完成新建立绿波带3条,有效确保全区道路及交通设施设备的正常运行及有序增长。三是提高创新水平。针对我区摩电事故高发、摩电车辆守法率较低等情况,围绕“专业+机制+大数据”工作思路,利用视频结构化技术,搭建操作简便、功能强大的摩电车辆违法管理工具(基于“视频结构化+RPA”技术摩电车辆违法管理工具),自动抓取摩电车辆冲红灯、逆行、不按车道行驶、不戴头盔等摩电车辆违法人员进行分级分类管理,推动摩电车辆综合治理。同时,“推进交通综合治理体系建设,在出行更平安上提质增效”也被列为区2024年民生实事之一。

      四、下一步工作计划

      下一步,区公安分局将会同各单位进一步完善交通信号灯等基础交通设施规划建设工作,推进创新化、精细化调控工作模式,实现道路交通信号灯应用智能化和管理科学化,全力提升基础交通设施建设管理工作质效。

      感谢您对我区道路通行效率工作的关心和支持,欢迎您继续对我们的工作提出宝贵意见和建议。  

      以上内容可主动公开。

      专此函达。



    广州市公安局增城区分局

    2024年8月22日

      (联系人:罗俊熙,联系电话:32858107)


    相关附件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