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市增城区文化广电旅游体育局关于广州市增城区政协二届五次会议第3323号提案答复的函
B类
增文函〔2020〕663号
广州市增城区文化广电旅游体育局关于广州市增城区政协二届五次会议第3323号提案答复的函
吴玲委员:
您提出的《关于加强农家书屋管理使用的建议》(第3323号)提案收悉。我局高度重视,积极组织各镇街进行认真研究办理,并与您在7月13日进行了电话沟通,经综合各镇街会办单位意见,现将办理有关情况答复如下:
一、加强组织领导,强化农家书屋管理
农家书屋工程是国家实施的农村公共文化惠民工程,是保障农民群众基本文化权益的民生工程,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基础工程。
(一)按照有关要求加大配套设施建设。自2010年以来,我区按照省、市文化室建设的工作要求,成立了文化室建设工作领导小组,积极推进村(居)文化室“五个有”建设,并实现了行政村文化室(农家书屋)全覆盖任务。2012年,我局通过广州市下达的文化室建设经费和我区财政配套经费,为我区每个村(社区)文化室配置了图书1600册、电脑2台,配备了农村文化室专(兼)管理员,并由广州市和增城区财政为每个文化室安排了管理经费1万元,用于对文化室管理员的补助。
(二)积极争取财政支持。由于从2017年起广州市不再安排文化室管理经费,今年,我局争取了区财政的大力支持,由区财政安排每个村(居)文化室管理经费1万元,解决了文化室管理经费的问题。
(三)规范文化室管理。为加强农村文化室(农家书屋)管理,我区制定和完善了各项文化室管理制度,制定了《增城区社区(村)文化室管理办法》、《增城区农村(社区)文化室管理员管理办法》,明确了农村(社区)文化室管理员的条件、职责和文化室开放时间。定期组织文化室管理员进行培训,提高管理员的管理水平和业务知识,为实现文化室管理制度化、规范化、科学化打好基础。
二、推进基层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示范点建设,进一步提升农家书屋效能
为贯彻落实广东省、广州市《关于加快构建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实施意见》《关于推进基层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建设的实施意见》文件精神,我区大力完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有效整合和统筹利用基层公共文化资源,推进村(社区)公共文化设施建设,提升管理和服务水平。
(一)推进村(居)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建设。2019年以来,我区积极推进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的升级达标,按照《广州市社区(村)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建设标准》建设村(居)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2019年,我区安排了390万元(每个示范点15万元),建设26个村(居)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示范点。2020年,我区安排了435万元(每个示范点15万元),建设29个村(居)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示范点。
(二)推进村(居)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升级达标。通过以点带面,全面推进我区村(居)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的升级达标。我局通过推进文化馆、图书馆总分馆建设,依托行政村(社区)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建立服务点,开展延伸服务,开展送戏下乡和送书下乡活动。根据行政村群众需求组建培育村级各类文艺团队,开展文化活动和图书阅读活动,丰富基层群众的业余文化生活,不断提升服务效能。
三、加强基层文体协管员队伍管理,提升基层文化队伍素质
(一)明确文体协管员职责。为推进村(社区)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建设,加强村(社区)文体协管员队伍建设和管理,促进我区基层文体事业的均衡发展,根据《广州市村级文体协管员队伍建设实施办法》,今年5月份,我局印发了《关于加强我区村(社区)文体协管员队伍建设和管理的通知》,明确了文体协管员的任职条件、工作职责,协助组织开展各类文艺演出、戏曲表演、体育比赛、民俗文化展演、广场舞等各类文体活动,负责管理和维护农村(社区)公共文化体育设施,为基层群众文化活动的开展提供人员保障。
(二)加强文体协管员培训及管理。由区文化广电旅游体育局每年定期组织协管员参与学习和培训,不断提高其业务能力和政策理论水平。镇街文化体育主管部门(文化站)根据当地实际情况,组织文体协管员进行业务学习和开展业务指导。明确协管员的日常管理和考核工作由镇街文化体育主管部门(文化站)负责。
四、下一步的工作计划
(一)加大宣传力度,强化农村文化阵地的作用。充分利用农村小广播、宣传栏等多种形式广泛宣传读书的益处,鼓励和引导村民利用休闲时间参与读书活动。在文化室和农家书屋门前张贴书屋开放时间和管理员联系方式,便于村民借阅。制定和完善农家书屋管理办法,规范农家书屋管理。
(二)加大培训力度,提升文体协管员的管理水平。定期组织文体协管员进行培训,不断提高管理员的业务素质和工作能力。引导村干部积极开展主题鲜明、形式多样,与村民生产生活息息相关的读书活动,例如举办读书演讲、“书香家庭”评选等系列活动,增强农家书屋的吸引力,激发农民群众的读书热情,提高农家书屋的使用率。同时,通过组织开展评选优秀农家书屋管理员活动,调动管理员的积极性,增强责任感和使命感。
(三)组建一批乡村文化辅导员、志愿者队伍,加强对农家书屋利用的检查、指导和监督。目前通过各村“两委”干部推荐,朱村街已选用了一批有文化、素质高、能奉献、责任心强、群众认可的优秀人员充实到农家书屋管理队伍。积极探索管理新模式,建立健全农家书屋图书借阅管理办法、管理人员岗位职责、管理员学习培训制度和服务守则等制度,形成科学规范的管理机制。
(四)加强组织和引导作用,带领村民利用农家书屋学技术、用技术、长本事、促发展,真正使农家书屋起到学文化、获信息、强本领的作用。一是把农家书屋作为党员干部学习政策法规和理论知识的主阵地,经常性开展党员干部读书班。二是把农家书屋建设作为农村的“文化大课堂”,组织村民开展农业实用技术培训班。三是把农家书屋作为村风文明的“助推器”,广泛宣传农村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开展多形式的文化活动,不断满足农民群众文化需要和丰富农村文化生活。
感谢您对我区公共文化事业建设的关心和支持,欢迎您继续对我们的工作提出宝贵意见和建议。
广州市增城区文化广电旅游体育局
2020年8月26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