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长者助手
  • 无障碍
当前位置:

    广州市增城区交通运输局关于广州市增城区政协二届五次会议第3215号提案答复的函

    2020-08-24 来源: 广州市增城区交通运输局
    【字号: 分享

      B类

      增交函〔2020〕693号

      广州市增城区交通运输局关于广州市增城区政协二届五次会议第3215号提案答复的函

    叶倚天委员:

      您提出的《对于进一步治理我区交通拥堵的建议》(第3215号)建议收悉。我单位高度重视,积极组织区公安分局、住建局等单位进行认真研究办理,并与您在7月24日进行了电话沟通,经综合区公安分局、住建局、增江街、荔城街、荔湖街等会办单位意见,现将办理有关情况答复如下:

      一、关于提案中涉及的“交通供需矛盾日益突出、道路交通基础设施落后”的建议

      为进一步化解交通供需矛盾、提高交通基础设施服务水平,根据区人大《民生实事“优化交通出行环境,提升公共交通服务水平”》工作要求,区交通运输局及各相关部门高度重视,结合2018年道路交通综合治理001号人大议案,着力推进交通便利化、合理化,保障交通出行安全畅通。通过加快路网通行能力提升、公共交通服务建设,逐步有效缓解交通拥堵,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高效便捷出行需求。

      (一)启动广汕公路北绕线工程建设。

      广汕公路北绕线工程起点于S119荔新公路谢屋人行天桥,接广汕公路、增派公路,设光辉大桥上跨增江,接增正公路,终点接广汕公路、荔三公路,全长27公里,该工程分为荔新路外绕线建设工程、荔城西环路建设工程、光辉大桥建设工程和荔枝坳隧道工程四个项目,全线正在建设中。光辉大桥建设工程争取今年年底建成通车,其余三个项目争取明年上半年完工。

      该项目的建成通车,将有效减轻我区主城区的过境交通压力,把增派公路、特别是增正公路南行的过境车辆分流出中心城区外,也有效地将G324广汕公路东西向的过境车辆引流疏导。

      (二)启动中心城区道路停车信息化建设项目。

      项目推进建设智慧停车管理平台、智慧停车指挥中心、18条道路约2200个停车泊位的高位视频系统、8个封闭公共停车场(增城广场3个、地铁21号线增城广场站A、E出口2个、政务中心临时停车场2个、儿童公园停车场)的建设和平台接入,总投资约5800万元。该项目已于2020年3月16日完成招标工作,并制定《广州市增城区道路停车信息化建设项目工作的实施方案》。我局力争今年完成停车信息化项目建设,尽快解决增城区“停车难”问题,提高城市路内停车管理水平,改善城市交通运行状况,提升城市形象。通过对路侧停车位、公共停车场,商业、交通枢纽、文体中心、医院等公共生活场所停车场和小区停车场的停车资源的平台接入,实现统一监管,充分调动全区停车资源,降低车位缺口对城市停车的影响。

      (三)启动城丰综合停车场、光明西综合停车场建设工程。

      两个立体式综合停车场可为增城区提供约1347个停车位(城丰综合停车场占地面积4968平方米,规划建筑总面积约30200平方米;光明西综合停车场占地面积4731平方米,规划建筑总面积约20500平方米)。项目已按照区常务会(区2届55次)会议精神,完成自走式立体停车场的设计方案和投融资模式对比测算。目前,我局新编制了两个机械式立体停车场初步方案,正在征求各职能单位意见。待汇总各单位意见后,报区政府审批。

      (四)启动各项城区道路建设。

      为改善中心城区交通出行环境,减少道路交通拥堵,住建局会同交警、镇街等单位实施了“2017-2020年广州市增城区市政设施日常维护及微改造项目”,开展了人民桥右转路口拓宽、金竹大道与府佑路交叉口改造等30多个微改造项目。通过开展市政设施日常维护及微改造,改善了城区道路标牌标线模糊不清、部分路口无交通灯、交通混乱等问题。

      随着广州地铁13号线、21号线和穗莞深城际轨道的建成通车,居民出行开始选择轨道交通的方式。一方面,道路的交通压力得到一定程度的缓解,另一方面,轨道交通与小汽车、公交车等换乘的需要开始凸显出来。为了解决高铁站、地铁站的道路接驳问题,特别是完善广州东部交通枢纽(新塘站)、广汕高铁增城站交通枢纽和增城西站客货运枢纽等地区的集散道路网络,进一步优化路网的交通功能,我局已启动东部交通枢纽中心新塘站片区路网建设工程(包括荔新路与广园东复合立交改造、东华大道建设工程、纵一路、新源路及汽车城大道建设工程等项目)、增城火车站片区路网建设工程(包括石滩环路、纵五、纵六路、外环路至站南路等)、增城西站片区路网改造工程(包括朱宁公路改造、规划纵一路、纵四路等),逐步以公共交通引导发展模式推进换乘枢纽站点及周边区域综合开发,实现城际轨道、地铁线网域主要客运枢纽节点以及其他城市公共交通体系的一体化接驳换乘。

      下一步,区交通运输局将继续联合区各职能部门和各镇街,认真贯彻落实《民生实事“优化交通出行环境,提升公共交通服务水平”》各项目标任务,逐步有效缓解交通拥堵,为广大市民营造安全畅通、便捷高效的交通出行环境。

      二、关于提案中涉及的“公共交通发展缓慢”的建议

      2019年以来,我区实行公交TC运营模式,搭建“票运分离”的管理平台,由政府向企业购买公交服务,破解了我区公交发展的困境,公交设施及线路运营供给能力显著提升,构建政府、企业、公众等多方参与、良性互动的城市公交共同治理格局。公交改革以来,全区公交线路由58条增加至89条,公交车辆由409辆增加至685辆,其中投入纯电动公交车560辆,公交车辆日均行驶里程由6.74万公里增加至11.2万公里,平均发车间隔由35分钟降低至约16分钟,区财政每年的公交补贴从原来近0.5亿增加到1.5亿元,地铁13号线、21号线每个出口都设置有公交站点,且有接驳公交线路。我区公交的服务水平、车容车貌等得到极大改善,车辆数、线网密度、站点覆盖率等基本符合城市公共交通的规划要求。

      下一步,将继续深化公交TC模式改革,不断完善公交基础设施,计划今年下半年购置125辆纯电动公交车,实现我区公交100%纯电动化;结合市民出行需求,不断增加和优化调整公交线路。同时,顺应轨道交通快速发展的趋势,调整地面公交发展战略,实现地面公交网和轨道网的协同发展,逐步形成以轨道交通为骨干、地面公交为支撑的公共交通服务体系,不断完善我区公共交通服务水平,为市民提供安全、快捷、舒适、便利的公共交通出行服务。

      三、关于提案中涉及的“摩托车、电动三轮车、四轮代步车泛滥和无序发展”的建议

      (一)坚持智慧引领,大力推进智能交通系统建设。

      一是打造智能交通平台。完成智能交通管理系统第一期、第二期建设,现我区共有124个交通信号控制路口已经实现智能化,双向绿波控制道路26条,交通信息板11套,交通流监测点124套。通过调整配时方案,绿路平均通行时间下降了49.5%,大大提高了路口的实际通行能力,有效地缓解了交通拥堵。第三期建设已在规划建设,届时将对广汕公路、新新公路合共17个交通控制路口的信号灯进行升级改造,实现智能控制。二是增加交通监控设施。在全区投放了130 套移动4G抓拍设备,对违法停车行为和逆向行驶行为进行记录与处罚,不断提升执法震慑力,有效促进了全区交通警情、堵塞警情和乱停乱放警情下降。今年以来,全区乱停警情同比下降16. 43%。接下来将继续在新塘、荔城等镇街新建4G抓拍设备。

      (二)坚持共建共治,大力开展道路违章停车综合整治。

      区公安分局、区交通运输局、城管、住建局等有关职能部门,加强主城区道路违章停车乱象的综合治理。一是由区公安交警部门组织警力开展交通秩序集中整治,严厉查处机动车乱停乱放违法行为,保证道路安全、畅通、有序。今年1-6月共查处乱停放6万余宗。二是大力推进公安派出所参与道路交通管理,大大增强了我区交通执法力量。今年1-6月派出所民警共查处乱停放15013宗。三是完善道路交通设施改造,完善交通标志牌113处、警示桩526个、翻新交通标线8511平方、完善护栏26090米。

      (三)加强重点交通违法执法,严密路面管控。

      一是加大摩托车交通违法行为打击力度。部署开展摩电车辆“百日整治”专项行动,根据事故高发时段及路段,科学调整勤务安排,常态化开展涉摩托车交通违法行为执法。今年1-6月,共查处摩托车交通违法24181宗,查扣违法摩托车7177辆。二是扎实开展查处酒驾专项行动。坚持每天设置2至8个酒驾检查站点进行常态化查处,并组织开展了三次全区范围的查处酒驾统一行动,今年1-6月,共查处酒后驾驶298宗,醉酒驾驶201宗,目前酒驾查处完成率排名新六区第一。三是开展泥头车、搅拌车专项整治行动。开展整治泥头车交通违法行为百日行动,成立工作专班,对辖区突出交通违法行为进行分析研判,并以此为依托开展合成作战,采取便衣跟踪、视频巡查、机动查处和异地用警相结合的模式,精准打击查处泥头车、搅拌车交通违法行为。今年1-6月,共查处泥头车交通违法行为4124 宗,查处搅拌车交通违法594宗,查处货车故意遮挡污损号牌及未按规定放大号牌839宗,行政拘留4名尾随盯梢执法车辆为泥头车司机通风报信的违法人员。四是加强对改装车噪音扰民问题的专项整治。坚持以群众的投诉举报为导向,以零容忍的态度持续高压整治改装车噪音扰民问题,今年以来,共查扣非法拼装、改装、报废机动车128辆。

      (四)创新宣传方式,提高群众文明交通意识。

      一是组织宣讲团进企业宣讲。深入广州市乐钢建材贸易有限公司、广州丽盈塑料有限公司、广州市新亿运输有限公司等58 家重点客货运企业.开展交通安全知识教育123次。二是向重点人群定点推送宣传短信。利用手机短信平台向重点驾驶人群体发送交通安全提示短信超过3万条,同时通过重点运输企业微信群定向推送交通安全提示135次(受教育人数13230人次)。三是利用多种媒体开展宣传。围绕交通违法专项整治、典型案例、交管政策法规以及便民举措等主题,协调各类媒体开展宣传报道122篇次,通过自媒体平台共刊登新闻报道13篇次,抖音小视频7条,微博6篇,微信公众号推文68条,其中在“魅力增城”公众号发布推文宣传摩电车辆“百日整治”专项行动情况,阅读量超过13万次,该宣传模式被市预联办发文表扬并在全市推广。

      感谢您对我区交通运输事业的关注与支持,欢迎您继续对我们的工作提出宝贵意见和建议。

      广州市增城区交通运输局

      2020年8月21日

      (联系人:龚侃,联系电话:82635583,13760785153)


    相关附件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