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市增城区交通运输局关于广州市增城区政协二届五次会议第3204号提案答复的函
B类
增交函〔2020〕653号
广州市增城区交通运输局关于广州市增城区政协二届五次会议第3204号提案答复的函
民建:
您提出的《关于规划新增摩托车及电动车停车泊位的建议》(第3204号)建议收悉。我单位高度重视,进行认真研究办理,并与您在7月23日进行了电话沟通,现将办理有关情况答复如下:
一、合理、科学地规划建设停车位,为群众停车提供方便
停车分类根据分布密度情况,科学合理规划建设摩托车电动车停车泊位,一是建成可集中停放、固定的停车场、库等,这类停车设施一般位于块状商业地区、商业网点集中地、文化娱乐、公园、车站等交通吸引点集中处,根据我区实际情况,区交通运输局实施的“广州市轨道交通二十一号线增城广场站道路配套工程”地铁增城广场站E出入口停车场已由原来汽车停车场改造成摩托车停车场,建设标准摩托车停车位400个,2020年3月已完成建设并投入使用。二是对分散布局的停车点,沿街布置停车位,根据道路两侧建筑需求而设置,特点是停车时间短、方便居民停放。区交通运输局根据我区道路情况,在不影响行人通行的道路上规划停车区域面积 40910.2 平方米,可停放“摩电”数量 34546 辆。三是针对片区“摩电”停车位紧缺的问题,本着规划引领的策略,由镇街及社区牵头梳理一批具备改造条件零碎地块(含储备出让后剩余边角地块),利用这些存量零星地块打造“摩电”公共停车场,从而缓解周边“摩电”停车难问题。小区内部也可根据部分情况,在物业管理及业主委员会负责主导下,充分征求业主意见前提下,可适当挖潜小区内部停车位资源。四是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局增城分局在新建项目审批阶段严格按照《广州市建设项目停车配建指标规定》要求,确保我区新建项目都能配建足够停车位。
二、完善公共交通网络、从根本上减少摩托车停车需求
为鼓励人们绿色出行,2019年以来,我区实行公交TC运营模式,搭建“票运分离”的管理平台,由政府向企业购买公交服务,破解了我区公交发展的困境,公交设施及线路运营供给能力显著提升,构建政府、企业、公众等多方参与、良性互动的城市公交共同治理格局。
2020年5月,区交通运输局召开公交企业购车会议,正按计划推进125辆纯电动公交车购置相关工作。公交改革以来,全区公交线路由58条增加至89条,已规划开通4条公交线路,包括密石村至二汽派潭车站、黄沙氹村至二汽派潭车站、五星村至光明车站、群爱村至木潭村等,优化调整增城11路等7条公交线路;公交车辆由409辆增加至685辆,其中投入纯电动公交车560辆,公交车辆日均行驶里程由6.74万公里增加至11.2万公里,平均发车间隔由35分钟降低至约16分钟;公共交通智能化、信化建设,正在运营5个:区智能公交调度系统二期建设项目、区智能交通管理系统建设项目和交通违法抓拍系统升级改造项目、智能公交调度系统运行维护项目、交通设施维护项目、区购置机动车违停抓拍系统和车载视频执法系统项目;正在建设1个项目:区重点营运车辆综合监管平台建设项目在2020年5月通过了初验。区财政每年的公交补贴从原来近0.5亿增加到1.5亿元。
下一步,为加强对“摩电”的管理、对停车需求规划及停车设施共需关系的规划布局,区交通运输局将联合区公安分局,区城管执法局,对规划建设“摩电”停车场以及“摩电”上牌进行可行性研究。同时,区交通运输局将继续深化公交TC模式改革,不断完善公交基础设施。为构建合理、科学、高效的公交网络,拟请第三方专业机构开展公交线网规划编制工作,结合市民出行需求,不断增加和优化调整公交线路,逐步解决我区公交线网覆盖盲区,完善我区公交线网。科学制定发班计划,促进公交运力资源优化配置,加大发车频次,为市民提供快捷、舒适、便利的公交出行服务。
感谢您对我区的交通运输事业关注与支持,欢迎您继续对我们的工作提出宝贵意见和建议。
广州市增城区交通运输局
2020年8月21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