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长者助手
  • 无障碍
当前位置:

    增城区农业农村局关于广州市增城区第二届人大七次会议第144号代表建议答复的函

    2020-05-18 来源: 区农业农村局
    【字号: 分享

      江远建代表:

      您提出的《关于转变农业生产经营方式的建议》(第144号)建议收悉。我单位高度重视,积极组织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局增城区分局进行认真研究办理,并与您在4月22日进行了沟通,现将办理有关情况答复如下:

      一、工作情况

      (一)促进产业融合,提升农业产业化水平。一是加快建设现代农业产业园。2019年成功申报创建增城区仙进奉荔枝产业园、迟菜心产业园、幸福田园蔬菜产业园3个省级现代农业产业园,目前区级财政资金投入1.1亿元。3个省级产业园落实建设用地122.6亩、设施农用地19亩。以“补短板、强弱项”的目标导向,加强产业园农产品加工、冷链、品牌等环节建设,推动三产融合发展。二是加强认定和建设农业公园。推进农业基地变农业公园,拓展农业观光休闲等多种功能。成功创建了广州市增城区创鲜番石榴省级农业公园,广州市绿聚来增城迟菜心农业公园、派潭农业公园、中新镇五联村农业公园、广州金河农业公园、广州市绿垠水耕蔬菜农业公园、广州幸福田园生态农业公园、广州市增城区创鲜番石榴农业公园等7家市级农业公园。三是推进“菜篮子”基地建设。近年来,共培育国家菜果茶标准化基地4家、省级“菜篮子”基地9家、广州市蔬菜专业村7个、广州市水果专业村4个、广州市蔬菜生产基地6个。广州市已认定我区粤港澳大湾区“菜篮子”生产基地26家、加工企业1家,居全市之首。2019年投入“菜篮子”工程扶持项目资金1400万元,用于提升“菜篮子”产品生产的规模化、标准化、组织化水平。四是推动农村电子商务建设。2019年增城区新增100万元以上规模农业电商企业3家(累计24家),500万元以上规模农业电商企业5家(累计10家),预计全区电商渠道销售农产品1.4万吨,成交金额约2.38亿元,同比分别增长36.7%,16%。全区共有18家电商企业被评为区级及以上农业龙头企业。

      (二)培育经营主体,发展适度规模经营一是加强新型职业农民培训。2019年组织开展农药经营知识培训班、种子经营知识培训班、荔枝生产技术培训班、动物防治员培训班共5期,完成新型职业农民培训416人,截至目前已完成新型职业农民培训1785人。二是大力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2019年新增培育区级农业龙头企业7家、市级农业龙头企业7家、省级农业龙头企业3家,全区累计共认定区级以上农业龙头企业89家,其中省级农业龙头企业12家、市级农业龙头企业31家、区级农业龙头企业46家。2019年新培育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社42家,全区累计培育农民专业合作社593家,其中市级示范社11家,省级示范社7家,国家级示范社3家。2019年新培育发展家庭农场24家,全区累计培育家庭农场142家,其中区级家庭农场91家,市级示范家庭农场13家,省级示范家庭农场3家。

      (三)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推进农业生态环境建设。一是大力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2018年度高标准农田建设任务4.77万亩(立项规模4.91万亩),总施工进度99.45%;2019年高标准农田建设任务2.39万亩(立项规模2.43万亩),总施工进度约为80%;2020年高标准农田建设任务2.37万亩,已完成项目入库等工作。2020年度我区同时推进2018-2020三个年度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确保2020年底完成43.15万亩的建设任务。二是提升农业机械化水平。2019年,全区农机总动力达22.29万千瓦,共有拖拉机892台,拖拉机配套农机具2526台(套),水稻联合收割机59台,水稻插秧机35台,植保无人机31台。农作物综合机械化水平达到46%以上,水稻综合机械化水平达到74.6%,预计2020年水稻综合机械化水平达到78.5%。三是推进农药化肥减量使用。制定水稻、水果、蔬菜等主要农作物施肥技术措施,大力推广测土配方施肥、有机肥替代化肥等适用技术,2019年化肥减少用量900吨。开展地力监测及施肥调查,全区设立地力监测点62个,对我区89户农户施肥情况进行调查,为化肥减量提供科学依据。加强农作物病虫监测调查,及时发布农作物病虫情报,2019年共发布农作物病虫情报19期,测报准确率达95%以上,推广使用高效、低毒、低残留农药,扩大粘虫板、防虫网、套袋等绿色防控面积,实现农药使用减量。

      (四)加强供给,保障用地需求。一是保障建设用地。我区加大对现代农业产业的用地支持力度,每年安排不少于10%的新增建设用地指标,用于建设一批高品质现代农业项目。各镇街可根据需求,向区农业农村局提出农业产业发展基本用地申请,按程序统筹纳入全市年度土地利用计划。2019年我区落实174.032亩新增建设用地,占比12.28%。二是保障设施农用地。截至2020年4月,我局共受理备案设施农用地81宗,备案面积385072.92平方米,2019年11月会同区规划和自然资源分局成立专项行动小组,开展设施农用地全面清查整治行动(79宗),加强设施农用地监管,坚决取缔以农业设施用地为名从事非农建设,确保农地农用。三是加快推进土地规模流转。鼓励农民优先将土地集约到镇街、村集体经济组织,更大程度地享受土地流转补贴。引导平台建立以前的100亩以上连片流转的土地项目,重新纳入镇街资产交易中心交易管理,签订规范合同,扩大补助范围,让更多的农户享受到惠农政策,充分调动农户、商户流转土地的积极性。据2019年底农经统计,我区农村家庭承包耕地流转面积已达18.0132万亩,占家庭承包总面积的47.96%。2019年符合我区补贴条件的面积有28485.0821亩,符合大户奖励条件的面积有24072.2825亩,74个农业经营主体申请并享受补助,惠及农户23543户,累计发放土地流转补助奖励金额达23430174.09元。四是加快推进农村集体建设用地使用权流转工作。2019年12月24日我区首宗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名下的集体建设用地使用权公开出租成交,为我区集体建设用地使用权流转工作能够依法、有序、规范开展,促进土地资源节约集约利用,保障集体建设用地权利人的合法权益,进一步拓宽集体经济组织及农民增收渠道和壮大集体经济提供了制度保障。

      二、下一步工作计划

      (一)进三产融合,延长农业产业链。依托我区现代农业产业园建设,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加快推进我区农产品加工企业转型升级,补齐农产品研发、加工、流通方面的“短腿”,提高产品附加值和竞争力,延长农业产业链和价值链。2020年我区继续申报创建特色水果现代农业产业园和丝苗米现代农业产业园。

      (二)加大新型经营主体培育力度。优化招商引资环境,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引进一批农业龙头企业。大力培育龙头企业,积极推进院企合作,进一步增强龙头企业核心竞争力。强化农民实用技术培训,引导和培养一批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善管理的新型职业化农民队伍。

      (三)加快土地流转,保障用地需求。一是加大土地规模流转的宣传力度,认真落实上级和本级的土地流转奖补政策,鼓励农民优先将土地集约到镇街、村集体经济组织。建立健全区、镇、村三级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服务体系和农村土地流转纠纷调处机制,加快推进土地规模流转工作。二是用活用好国家、省、市进一步加大支持乡村农业产业新业态发展的用地政策,对农业产业项目整体发展好、用地需求大的地区,考虑适度增加建设用地指标,保障企业用地需求。

       感谢您对我区农业产业发展的关注与支持,欢迎您继续对我们的工作提出宝贵意见和建议。

         公开方式:主动公开

     

    广州市增城区农业农村局

      2020年5月11日


    相关附件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