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长者助手
  • 无障碍
当前位置:

    关于广州市增城区政协第二届委员会第四次会议第3319号提案的答复

    2019-07-24 来源: 广州市增城区文化广电旅游体育局
    【字号: 分享

      B类

      增文函〔2019〕371号

      关于广州市增城区政协第二届委员会第四次会议第3319号提案的答复

    李春艺委员:

      您提出的《振兴传统工艺,传承本土文化的提案》收悉。首先非常感谢您对我局非遗工作的关心和支持,经研究,现对提案答复如下:

      一、制定传统工艺振兴计划,加强对工艺类非遗项目的传承和保护

      我区目前共有27项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涵盖民间美术、民间音乐、民间文学、民俗、传统技艺等7大项。其中传统工艺类项目居多,有广州榄雕(国家级),竹雕、篆刻、沙头竹席、黄塘头菜的制作技艺、剪纸、兰溪濑粉、灰雕、龙头雕刻(传统龙舟)技艺、荔枝木家具传统制作工艺、花灯制作技艺、澳海老土豉油制作技艺、新塘鱼包(区级)等13项。国家非常重视传统工艺振兴,制定了《中国传统工艺振兴计划》,明确国家传统工艺振兴的任务要求,文化和旅游部、工业和信息化部公布了第一批国家传统工艺振兴目录,我区广州榄雕项目列入第一批国家传统工艺振兴目录,按照文化和旅游部总体工作部署,结合我区非遗保护工作实践和项目的具体情况,研究制定我区国家传统工艺振兴项目“三年计划”工作方案。我区将以第一批国家传统工艺振兴广州榄雕项目为抓手,深入发掘和运用传统工艺所包含的文化元素和工艺理念,丰富传统工艺的题材和产品品种,提升设计和制作水平,提高产品品质,培育中国工匠和知名品牌,使传统工艺在现代生活中得到广泛应用,更好满足人民群众消费升级的需要。

      二、建立传统工艺非遗项目的工作机制,弘扬荔乡传统文化

      为做好我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和发展工作,传承和弘扬优秀传统文化,2016年,我区就制定了《增城区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 弘扬荔乡文化工作方案》,为我区非遗传承发展提供了政策依据,区财政为我区非遗工作每年都安排了专项经费,为区级传承人给予一定的传承补助经费。明确了在基础设施建设、人才培训、队伍建设、融合发展、宣传推广等方面的措施。去年,经区编办批复,在区文化馆设立了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具体实施我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在2013年,我区就在文化馆旁开设了榄雕工作室,邀请榄雕艺人吴明南及其儿子吴俊凯,开始以工作室方式开展榄雕传承工作,并在假期定期开设榄雕培训班,以校外教育传承培训为主,培训中、小学生累计百余人。此外,还在荔城街夏街村建立榄人榄园广州榄雕传承基地,传承榄雕技艺。2018年,在增城电视大学建立榄雕基地,并成功申报为广州市级非遗基地。经我局与各大院校积极沟通对接,目前,华立学院、增城电大、广东农工商职业学院等高校正启动非遗大师工作室,把榄雕工作室引入校园,培育非遗学术高度,加强宣传,逐步产生良好效应。

      三、开展学习交流,扩大非遗影响力

      积极鼓励非遗传承人参加各级交流和展演。每年6月的“中国文化遗产日”,都能见到宣传、推广增城榄雕项目和非遗传承人。只要有机会,增城区都会派出传承人外出参加各级的交流和展览,以提高增城本地榄雕传承人及艺人的视野和高度。2019年,我局积极开展非遗系列活动:一是增城非遗走进广州校园,5月30日上午,增城榄雕、舞貔貅、剪纸三个非遗项目亮相天河先烈东小学珠江新城校区举行的“非遗课外时-进校园百校百场活动”启动仪式暨先烈东小学艺术节。二是增城非遗走进首届粤菜师傅大湾区厨王大赛,5月12日下午,增城杯首届粤菜师傅大湾区厨王大赛在增城1978电影小镇正式启动,我区区级非遗项目黄塘头菜、新塘鱼包、兰溪濑粉、澳海老土豉油成为大赛的使用食材。三是增城非遗亮相亚洲美食节,5月20日,增城非遗项目新塘鱼包亮相广州亚洲美食节,现场展示鱼包制作过程,让食

      客感受到百年传统技艺。在6月22日-30日,我区的舞貔貅、剪纸、新塘鱼包等非遗项目在广州农鲜电商节·暨广州(增城)荔枝文化旅游节北京路活动现场进行展示。借力省市两级平台,加强非遗项目保护和宣传,弘扬我区特色非遗文化,促进文旅融合。

      据不完全统计,从2009年以来,增城精选榄雕作品和选派榄雕传承人参加广州市级以上活动达十多次,榄雕作品参加区级以上的展览三百于件,印刷相关榄雕的宣传册、宣传单约6万册。2016年9月,由文化部非物质文化遗产司、上海市文化广播影视管理局主办的第四届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博览会中,我区区级非遗项目剪纸传承人何丹凤,充分发挥自己水平,获得传统工艺(剪纸)银剪子奖和技艺表演优秀奖;作品《中国奥运之光》入选《中国传统工艺(剪纸)大赛作品成果奖》,取得历史突破,也是我区首次获得文化部非物质文化遗产中心主办的国家级非遗大奖,为我区的非遗传承人发展做出典范示范效应。她还获得2016年广府达人现场比赛三等奖。2017年4月,剪纸作品《剪纸上的“广马”魅力》获得,有南方日报社和广州马拉松赛组委会联合主办的《我和“广马”有个约会征文》优秀奖,成为来自全国包括港澳和美国加拿大等国家的作品中17件优秀作品之一。据统计,何丹凤剪纸作品获得国家、省、市、区各级奖项约30多项。并在黄浦区新港小学,鱼珠小学,增城新塘菊泉中学等授课,每周授课16节,带学生约700人次。广州市级传承人郭玉芳,不但有山歌师的称号,在省市各级获奖20多次,他带领的客家山歌队获得各级奖项约40多次,在本区是个非常有影响力的非遗传承人。榄雕传承人周汉军连续2年,获得广州市级以上的奖项和称号多达10余次。另外舞貔貅省级传承人张永木的舞貔貅队伍也经常参加各级展演和比赛获得大奖。

      四、探索非遗+项目的发展模式,促进非遗与产业的融合

      我们在推进非遗与旅游融合的同时,积极探索非遗特别是传统工艺非遗项目的发展模式,促进非遗与旅游、文创、教育、产业、会展、商务、人才等方面有机结合,推动我区非遗工作的创新性发展。鼓励在各大景区内设立“非物质文化遗产体验馆”,把传承人引入景区,用传承人来活化非遗传承,内设展示和销售区域。可让游客们购买到具有增城地方特色的旅游纪念工艺品,欣赏本土特色的客家山歌,舞貔貅等,品尝非遗美食兰溪濑粉、新塘鱼包等。借助互联网+新媒体助力非遗宣传。通过电子商务平台,为非遗产品打开销售渠道。建立非遗名家名师传承工作室和非遗传承基地,开展非遗传承活动。研发非遗课题,开展非遗进校园活动。推动非遗项目与民俗节庆活动相结合、与现代创意设计相融合、与特色教育相结合。

     

     

     

    广州市增城区文化广电旅游体育局

      2019年7月23日

      (联系人:魏伟军,联系电话:13711516308)

    相关附件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