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学赶超淬尖兵,高质执法护发展——广州市生态环境局增城分局获评省生态环境执法大练兵县级表现突出集体
2024年,市生态环境局增城分局在广东省生态环境厅、广州市生态环境局及区委、区政府的正确领导下,举全分局之力持续做好生态环境执法工作,坚持以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为指引,紧密结合当前经济发展形势和执法工作重点,以改善区域环境质量、维护环境安全为核心,以规范执法行为和提升办案能力为重点,积极开展生态环境执法大练兵活动,突出问题导向、目标导向,进一步提升了执法效能,大练兵活动取得积极成效,推动了生态环境执法规范化建设。在2022、2023年连续两年荣获全国生态环境保护执法大练兵县级表现突出集体的基础上,2024年获评全省生态环境保护执法大练兵县级表现突出集体第一名,并继续被省推选参评全国表现突出集体,为美丽广州和增城环南昆山—罗浮山美丽单元建设提供坚实的执法保障。
一、坚持对标对表高位推动,提升办理案件能力水平
根据国家、省和市生态环境保护执法大练兵部署安排,增城分局高度重视,分局党组将执法大练兵活动确立为分局执法工作争先创优、品牌示范工程,列入年度重点工作。分局主要领导亲自谋划、亲自部署、亲自推动有关工作,分管领导具体抓好工作落实。利用案审会、执法组长会、专题会深入学习大练兵评审细则和要求,逐项调度各指标完成情况,并对照评分标准查漏补缺,重点结合专项执法、信访调处等工作深挖案源线索,突出做好第三方环保服务机构弄虚作假、污染源自动在线监控弄虚作假、危险废物违法犯罪以及非现场监管执法等领域案件的查处,确保案件类型、案卷质量等内容达到考评要求。通过对标对表抓落实,全体执法人员办案能力水平得到了充分提升。
二、坚持制度先行集思广益,完善执法规范化长效机制
2022年以来,增城分局从队伍建设、业务学习、规范办案、强化督查等基础性工作入手,建立健全了以案促改、以案促学、以案促训、案件复盘、执法之星评选、执法质量分析等多项长效机制。一是印发实施内部行政执法工作规范,从22个方面对立案、审查、决定等各环节时间节点、工作要求均作出明细规定;二是狠抓案件办理质量,每两周至少举办一次执法业务培训、每季度至少1次业务测试,每月编制印发法制工作简报,对案卷进行评查,定期对典型执法案件进行复盘,通过真实案例分析问题、执法人员分享总结经验,提升业务能力素质;三是开好案审会,每月固定召开2次分局主要领导主持的案审会,案审会前进行预审会,由执法人员、审查人员面对面分析案情、审查取证材料、评估法律风险,各抒己见,集思广益、最终形成共识,不夸张地讲,每一个案件都是“争吵”出来的;四是建立内部激励机制,每季度通过案件遴选、集体评议等环节评选优秀案例的经办人员为“执法之星”,作为评先评优的重要参考依据,进一步激发执法队伍提能力、转作风、争出彩的工作热情。自建立评选“执法之星”制度以来,共评选优秀案例11个、执法之星44人次;五是深化部门协作,定期与区公安分局、检察院和法院等部门召开工作座谈会,重点分析我区生态环境领域涉刑案件办理情况,进一步畅通联合办案、行刑衔接、信息共享等工作机制,为成功办理“两打”刑事案件奠定了基础。
三、坚持信息科技赋能,创新监管执法方式方法
针对监管对象底册不全、巡查不规范、帮扶不到位等问题,不断完善“增城区污染源监管平台”,搭建起日常巡查、帮扶整改、整改闭环跟踪等功能,实现日常监管全覆盖。通过构建“地毯式巡查-渗透式宣导-保姆式帮扶-纠错式执法”闭环工作模式,坚持指导帮扶,规范履职监管,推动我区环境治理逐步走上制度和自觉同管束的正向良性循环。依托平台应用功能,自动生成问题整改清单和整改要求,并以《帮扶整改通知书》的形式下达给企业,使企业更直观、更规范、更标准地开展整改。持续强化“分局+镇街”的监管执法联动,共同利用平台对辖内企业开展监督检查,既能及时更新入库企业基础数据,又能有效避免多头重复检查造成企业困扰,进一步保障营商环境。2024年依托平台完成对入库企业完成全覆盖巡查,累计巡查企业20671家次,下达帮扶整改2282家次,完成整改2130家次(滚动变化),污染治理规范化、行政执法规范化两个建设成效显著。
四、坚持问题导向聚焦帮扶,扎实开展专项执法行动
紧密围绕国家、省和市生态环境保护重点工作,制定印发年度环境执法现场检查计划,谋划开展一系列专项整治行动,以及对建设项目环保竣工自主验收实施专项帮扶指导,依法有效查处了一批违法犯罪典型案件,营造了公平有序的市场环境。全年立案审查164宗,作出处罚决定50宗、罚款475万元,移送涉嫌刑事案件5宗、行政拘留案件7宗,查封扣押3宗,开展生态环境损害赔偿磋商5宗,办理行政复议诉讼案件4宗,无败诉败议情况。
五、坚持严管帮扶并举,推行最优化监管执法服务
立足高质量发展大局和当前经济发展形势,坚持“严管+帮扶”相结合,始终将“服务型执法”贯穿监管执法全过程各环节。在监管服务环节,结合部分企业对环评等手续类办理不够熟悉情况,专门组织对辖区企业进行摸查,逐一对应下发“温馨提示”提醒企业及时办理环评审批手续,并派发环评联系卡谨防企业受骗,跟进做好指导服务,召开验收帮扶培训会议。在执法服务环节,落实落细包容审慎执法监管,对符合条件的企业,给予一定的执法观察期或处罚减免。对拒不整改或忽悠整改的,严厉惩处。全年实施免予处罚58宗,其中适用轻微违法不予处罚49宗、适用观察期不予处罚8宗、直接不予行政处罚1宗,适用公开道歉承诺守法从轻处罚14宗,轻微违法作出行政处理责令整改21宗。工作过程中,结合当前实际情况,厘清对生态环境违法严惩重罚主基调和落实包容审慎柔性执法新要求,克服对包容审慎政策“不想用”“不敢用”和“不会用”的心理包袱和对减轻处罚、不予处罚的思想包袱,依法依规依程序落实好柔性执法工作。
六、坚持党建引领,抓好生态环境执法铁军建设
增城分局始终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指导工作实践,通过定期召开支部会议、上党课、开展纪律教育学习月活动、参观党员干部纪法教育基地,同时要求执法人员到企业巡查检查,第一时间要向监管对象派发“廉政勤政监督卡”,主动亮身份自觉接受群众监督,有效推动执法队伍增强政治能力、强化作风建设、提升担当意识和加强廉洁自律。注重在实战练兵中培养、锻炼、选拔干部,激发一线执法人员干事创业的热情和锐意进取的激情。
接下来,市生态环境局增城分局将认真履行生态环境监管执法职能,抓严抓实党风廉政建设,守牢纪律底线、不越纪律红线,继续发挥执法大练兵机制优势,强基础、补短板、激活力,推动工作作风持续转变,服务保障能力持续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