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严”字当先 “实”字着手 “育”字为要
“严”字当先,强化监督检查,全面排查风险隐患。一是开展食品生产环节专项行动。针对“两节”期间肉制品、食用油、大米、糕点、糖果制品等热销食品,开展专项食品安全监督检查行动,督促生产单位严格落实各项食品安全制度,从源头紧抓食品质量安全,及时消除食品安全隐患。二是加强餐饮环节风险隐患排查。以繁华商业街区、旅游景区、车站码头、高速公路服务区等为重点区域,以婚宴餐饮服务单位、年夜饭餐饮服务单位、旅游定点接待单位、农家乐等餐饮服务单位为重点对象,开展食品安全风险排查管控。三是加大食品流通环节检查力度。聚焦重点区域和重点业态,强化执法检查,突出检查业户日常管理、制度规范、过程控制等措施落实,督促食品经营者落实主体责任。截至目前,共检查全区食品生产重点企业21家次,餐饮服务单位350家次,食品经营业户424家次,全力保障全区两节期间食品安全。
“实”字着手,压实主体责任,守牢食品安全防线。一是压实农村集体聚餐主体责任。发布农村集体聚餐食品安全监管工作相关文件,明确农村集体聚餐具体操作规范,加强教育引导,强化农村集体聚餐活动食品安全业务培训,督促农村集体聚餐的举办者、承办者落实食品安全主体责任,严控食品安全风险。三是压实学校食堂主体责任。制定专项行动方案,围绕学校食堂承包经营行为、有害生物防治、环境卫生、加工操作等重点,细致排查风险隐患,进一步压实学校主体责任,督促抓好学生寒假前后、春季开学前学校食堂食品安全管理,防止发生群体性食品安全事件。三是压实食品生产单位主体责任。要求我区各食品生产企业增强责任意识和大局意识,全面落实食品安全主体责任,自查自纠,防范风险,切实维护人民群众“舌尖上的安全”。
“育”字为要,积极宣贯教育,营造理性消费氛围。一是宣传食品安全知识。充分运用张贴食品安全宣传海报、派发食品安全宣传手册、工作人员入户走访、业户微信群发布信息等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加强食品安全知识、相关法律法规的宣传教育,提高全民食品安全意识。二是营造理性消费氛围。派发文明餐桌宣传品,倡导消费者就餐时使用公筷公勺、不食用野生动物、合理点餐等文明环保就餐方式,深入推进光盘行动,张贴各类温馨提示语,积极倡导消费者适量点餐、聚餐组织者合理安排菜品,树立崇尚节约、反对浪费、健康文明的餐饮新风尚。向企业宣贯限制过度包装的国家标准,指导企业贯彻落实限制商品过度包装标准要求,促进形成理性务实的消费氛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