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品安全消费指引
食品安全是日常生活中的重中之重,针对食品消费安全风险特点,荔城街食安办提醒广大消费者注意以下几点:
一、选购食品,要注意“三看”。一看经营者是否证照齐全,有无营业执照、食品经营许可证,主体资格是否合法;二看食品包装标识是否齐全,是否标明商品名称、配料表、净含量、厂名、厂址、电话、生产日期、保质期、产品标准号等内容,食品是否超过保质期;三看食品的感官性状及储藏条件,食品的色泽、气味、质地是否正常,食品是否按照要求的温度、环境储藏,散装食品储藏有无防蝇防尘设施等。
二、外出就餐,要查看证照。选择公示有《营业执照》、《食品经营许可证》且环境整洁、卫生设施齐备、量化分级较高的餐厅就餐,谨慎食用沙拉、凉拌菜、生食海产品、熟卤制品等高风险食品,不要喝未经生产许可的厂家(或小作坊)生产的酒类食品(含米酒、药酒)。食物打包要谨慎,打包回的食物应冷藏处理,存放时间以不隔餐为宜,再次食用时应烧熟煮透,蔬菜类尽量不打包。就餐后应及时索取并留存小票、发票等消费凭证。
三、网购食品,要看是否备案。选择经市场监督管理部门备案的第三方平台或网站,查看网店的《营业执照》、《食品经营许可证》,不要从网页上未公示证照以及餐饮服务食品安全监督量化分级管理信息的网店购买食品。尽量不网购凉菜、生食品种(如生鱼片、预拌色拉等)、冷加工糕点(如含奶油糕点、提拉米苏蛋糕)等高风险食品。
四、购买保健食品,要认清标志。保健食品产品外包装有蓝色草帽样标志。不要混淆保健食品、普通食品和药品,不要盲目参加任何以产品销售为目的的健康知识讲座、专家报告会,不要盲目通过会议销售、电话销售、免费试用等方式购买保健食品。提醒广大消费者特别是中老年人,切勿听信将保健食品描述为包治百病灵丹妙药的虚假夸大宣传,更不能以保健食品代替药品,以免延误病情,造成严重后果。
在此,荔城街食安办郑重提醒广大消费者,如发现食品质量安全问题,应保存好问题食品(原状)、消费票据等有关凭证,及时拨打投诉举报电话12315,向市场监督管理部门投诉举报。如发生疑似食物中毒,要及时就诊,并保存好相关证据,以便管理部门调查取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