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遗研学,弘扬优秀岭南传统文化!萌娃组团“空降”增江街非遗生活馆!
创作榄雕口哨、
品尝正宗云吞濑粉、制作竹编小船、
体验扎染工艺
7月17日
2021“活力非遗”文化体验活动
在我区增江街非遗生活馆启幕
30名小学生趁着暑假
“空降”现场
在非遗传承人和工艺老师的带领下
深入了解并感受非遗的魅力
一整天寓教于乐的互动体验
孩子们收获颇丰、满载而归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城市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习近平总书记明确指出:“要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与发展。”增城区文化广电旅游体育局作为本次活动的主办单位,通过结合本地非遗元素,开展“活力非遗”文化体验活动,同时也作为广州市级非遗工作站(岭南传统技艺工作站)的研学体验项目之一,能够帮助小学生们感受和体验本地非遗、增强文化自信。与此同时,对我们弘扬中华传统文化,为未来承接海外华裔青少年中华文化、岭南文化体验等有关联谊、交流和研学活动提供参考。
全天活动精彩不断
当日上午,小小体验官们跟着榄雕传承人周汉军,参观榄雕工作室,品鉴精美榄雕作品。孩子们多次停下脚步,驻足欣赏一个个精湛雕刻技艺下的工艺品,忍不住发出“哇”的赞叹。
紧接着,他们化身“巧手师傅”,亲自体验并制作榄雕口哨。孩子们兴致浓厚,在周师傅的耐心引导下,从挖榄仁、磨榄壳、到穿细绳、编花纹,每一步用心上心,又快又好地完成小物件制作,孩子们爱不释手,不断吹响制成的榄雕口哨,脸上满是喜悦与自豪。
午后的下半场,学生们分成两组,分别进行竹编和扎染体验。制作竹编作品特别考验耐心和专注力,因此,在体验现场,孩子们全神贯注地投入竹船制作,竹片在他们手中仿佛被施了魔法,互相插扭便形成图案丰富的花纹。这些传统竹材原料,在古老编制艺术的创造下,制成一个个精美的手工艺品,背后承载着编织师傅精益求精的匠人精神,让人敬佩。
与竹编组的聚精会神不同
扎染室热闹非凡
小朋友们看着面前的染料工具
跃跃欲试
扎染作为中国民间传统而独特的染色工艺,分为扎结和染色两部分,因扎结不一、染料浸染程度不一,每件作品都是独一无二的艺术品。
孩子们在工艺老师的指导下,陆续完成了调配染色剂、浸泡布料、翻动氧化布料、晾干成品的全过程,纯白的棉布经过孩子们的巧手创作,被印上形态各异的蓝靛色花纹,在阳光照耀下,令人赏心悦目。
“活力非遗”
精彩绝伦的活动让孩子们乘兴而来,尽兴而归。“活力非遗”活动对于培养“工匠精神”具有重要意义。
让孩子们能够近距离感受中国灿烂传统文化的独特魅力,可以唤起他们血液中积淀的文化基因,培养他们精益求精、追求卓越的“工匠精神”。
未来,期待更多同类型优质活动的举办,让学生在快乐中接受传统文化的教育与熏陶、在兴趣中将传承非遗的血脉、继承和弘扬非遗的情怀变成现实。